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8.11.30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马克·罗斯科的大师地位的确立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情,可以说两个书写事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其一是杰姆斯.B·布鲁斯林《罗斯科传》(1993),这部近600页的传记,以翔实的个人资料、调查访问和评论性的叙述,呈现了罗斯科的艺术和生命;表现出他自由主义个性中复杂的紧张、矛盾和冲突;解释了他的生活和作品形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力量;显示生活如何影响作品,以及作品又如何影响生活;为艺术界提供了一种观看和思考罗斯科作品的高度专业的全景式阐释,有力超越了罗斯科以往那种反叛且自毁的天才象征。
其二是罗斯科的理论著作《艺术哲学:艺术家的真实》于2004年在耶鲁大学出版,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马克·罗斯科在该书序言中强调,它不是马克·罗斯科作品的指南。罗思科的这部革命性的艺术哲学著作以艺术及艺术家的真实性立论,探讨了现代艺术世界、艺术史、神话、美、艺术家所面临的社会挑战、“美国艺术”的真实本质以及诸多相关问题的观念。
本书充满哲学的思辨,同时又饱含对艺术的热情,注入了强烈艺术精神。本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罗思科的论证有多么充分,或者他多么连贯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其真正价值是我们对一位艺术家的世界观获得了异常难得的理解,这种世界观通过书面语和相当具体的论证得以表达。
此书无疑可以充当开启罗斯科艺术神秘之门的钥匙,这是由于罗斯科在抽象转向之前的1940年和1941年,完全停止了过去那种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创作,他潜心研读神话、哲学和文学,并持续自己的理论写作,尽管本书不是他自身创作理念和作品意义的具体解释,但它深刻预表了其艺术理想,书中所批判的流行主义、物质主义也正是导致先锋艺术溃败的致命根源。
正如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在《艺术的终结》所论断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历史的艺术时期,对艺术不断自我革命的需求已经消失。后历史的艺术氛围会让艺术转向人性的目的。当代艺术进入一个更稳定、更幸福的艺术努力时期,在这个时期。艺术永远对之回应的那些基本需要或许会再次相聚。可以说,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哲学思想“回应”的“基本需要”,也正是艺术永恒而充满悲剧性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