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蔡康永老师的情商表达课,受益良多,对于不擅表达的我来讲,也反思良多。分享一下学习收获……
表达其实是我们的本能,我们可能要透过表达,才感觉得到自己存在。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表达又很麻烦。
对不少人来说,要克服种种的困难,才能够表达得很顺畅、表达得很好、表达得被对方所理解。
如果没有克服表达上的困难,就很难享受到表达的乐趣。
1.
现在的社会气氛,很微妙的把表达当成了一门显学。它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是因为,表达似乎很有功用。
比如说在一家公司,一个老板要称赞一个员工的时候,TA可能会称赞这个员工说“TA很会做报告”,“再怎么刁钻的客户,TA都能够顺利地说服对方”。老板所说的这些话,背后都是同一件事情,TA就是在称赞“这个员工很会表达”。
而且,这个员工的所有努力,之所以都能够让这位老板看见,也是因为这个员工不仅在客户面前会表达,TA在老板面前也很会表达。
TA肯定是恰当地让老板知道了自己有做过这么多成功的事情,老板才会在众多员工之中,察觉到这位员工的存在。
当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员工因为善于表达,而得到这么多的好处”的时候,表达当然就成为了一门显学,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表达就此成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能力。
2.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还收获到了另一个以前一直忽略的更重要的点,表达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其实还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切情商的起源就是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很多人的聚会,聚在一起,聊天聊了四五个小时。
聚会结束之后,你看大家的合照会看到某一些人,心里面吓一跳,想说“这个人今天有在现场吗?”然后体验到,那个人是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人,TA在与不在,别人都感觉不到。
行尸走肉一般的人、毫无存在感的人,他们可能都没有兴趣表达,他们也没有享受过表达的快乐。
如果跟这样子的人一起看完了一部很精彩的电影,TA大概就会说“还不错啊。”可是,一个愿意表达自我的人,会跟你好好地聊这部电影。
而如果你有表达的愿望,在看完一部这样的电影之后,你会跟身边的人聊这个电影,聊得很开心。
因为在诉说这个电影内容过程中,某一个人物特别引起你的共鸣,或者某一个情节,你觉得极度不合理,你会越聊越开心。
虽然你拍不出一部这样子的电影,也没有演到这个电影,可是透过这个电影,你终于能够把一些心里面“本来想要表达,可是没机会表达”的话给说了出来。
而且在诉说的过程当中,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原来我是这样想的”。
从一方面来说,你的表达让你身边的人因此而认识了你;另外一方面,你也认识了自己,这就是表达最大的乐趣。
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我们发现自己不是行尸走肉,也形成了某一个程度的存在感。
表达可以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可是,也可以不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是一个经过我们不断探索之后,产生各式各样快乐的艺术,会构成我们存在的重要依据。
如果你本来就已经享受到了其他人表达的时候所带来的成果,相信你也有机会享受种种表达你自己所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就感。
当我们体会到了表达的乐趣,那一定的,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表达的高手。
因为,乐在其中的人,就会把一件事情做得比其他“只是为了实用,而硬着头皮去做”的人,要做得更好。
我表达,故我存在。愿从现在开始,我这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也能好好体会表达的神奇力量。
(反思:
1.自己原本的自我存在感为什么这么微弱?
2.要培养表达乐趣,提高表达能力,我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