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第二张是父亲那座山,给了我特别大的思考和成长。让我看到父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他们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父亲对孩子那种无条件的爱和帮扶,不仅被王阳明和王华之间的父子情所深深的打动。父子之间的情感也是需要不断磨合,超越和传承的,最终孩子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王阳明敢向老师提问,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城市的品质,就是要敢于发问,敢于质疑,并且勇于向权威去挑战。孙中山也是有这样的品质,把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敢于打破思想,勇敢地向老师去提问。这让我内心深处,总结出一个经验,所有成事的人一定都是善于提问,并且敢于提问,不断的尝试找回自己内心中所有的疑问,敢于向真理和规律挑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王阳明想成为的那种人。所以凡是能有大作为的人,他必定拥有宽广的心胸,并且不断利益他人的胸怀,这种胸怀和品质,真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所学习,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心胸,一定离不开宽广的胸怀以及利益他人的情怀,更重要的就是不断的读书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悟性,有德行的人。
看到王阳明和王华的相处模式和几次冲突,突然间感受到了,这是我们中国父母对于孩子那份爱,真挚而又有限制。爸爸是一位比较传统的人,而儿子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两个人的思想不统一,必定会产生很多的矛盾,这也是父子之间需要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当看到王阳明说要成为圣人,王华几次的不信任,深刻的感觉到父母就是孩子的天花板,如果王阳明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那么这个圣人可能就会被磨灭,但是王阳明偏偏是有自己独特思想,有自己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所以他这样的性格在她父亲面前刚好也成就了未来的他,没有因为父母的高度而影响了她自己的高度,但反过来又说没有那么优秀的父亲,几次关键时刻,给予她的忠言逆耳,也不可能成就今天的王阳明。所以我看到一个乐于思考的,愿意打破规矩,并且不断创新的王阳明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未来能做大事的人,在早年多少有些多动和判反。这也让我感受到很多孩子现在和父母顶嘴的一个现象,很多未来有成就的人都是小的时候敢于打破规矩,并且敢于和权威做挑战的人,但是有一个前提是这个孩子有一个爱读书的习惯,因为爱读书的人终究不会偏离他的人生价值观,永远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只不过是呈现他们的价值观不同而已,和孩子的人品没有任何关系。
书中用正字形容王华用奇来形容王阳明,我觉得这两个字用的太妙了。让我陷入思考的是,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和父亲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呢?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思想造就和影响了他的与众不同的奇。
孩子人生中注定是要走一些弯路的,弯路其实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笔重要的财富,当我们看到孩子走弯路的时候,是否应该调整我们的心态,让我们觉得是孩子在收获财富,因为孩子只有经历了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