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寻宝溺水,陌生救星从何而来?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十二岁那年的暑假,蝉鸣撕扯着闷热的空气,我像只野猴子般常泡在穿城而过的小河里。这条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年,两岸的浅水处淤泥里埋藏着无数秘密,至少在我们这群孩子眼里是如此。

老辈人说,这里原是清朝末年商船往来的水道及码头,当年商贾云集、繁荣喧嚣。后来因发大水,曾经的热闹场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寂静的河水在缓缓流淌,却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第一次摸到铜钱是个阴沉的午后。我光着上身,穿着短裤,赤脚踩在河边没膝的水中,脚趾陷入冰凉的淤泥里,突然触到一块硬物。抠出来一看,是枚生满绿锈的圆形方孔钱,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大狗凑过来看了一眼就笑了:“这是死人用的钱!”我吓得差点扔回去,但终究没舍得。后来隔壁徐爷爷眯着眼辨认了半天,说这是乾隆通宝,值不了几个钱。那天晚上,我把铜钱压在枕头下,梦见自己变成了挖宝的海盗。

六天后我又有了新发现。当时正蹲在河湾处的浅滩,手指倏然碰到个比铜钱大而厚实的金属片。捞起来在河水里洗了洗,竟是枚印着“光绪元宝”的铜元,边缘还带着波浪纹。铜元背面那条张牙舞爪的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龙眼睛正好对着我,活像要扑过来似的。中学校长的儿子用弹弓想换,我没答应,结果第二天铜元就不见了。为此我蹲在河岸烦闷了一下午。

那枚戒指出现得最蹊跷。连下了三天大雨后,河水变得浑浊湍急。我冒险在平时不敢去的深水区边缘处摸索,污泥的触感十分奇特,黏腻而厚重,紧紧地包裹我的手指,仿佛在抗拒着我对它内部秘密的探寻。每深入一分,都能感受到阻力,像是无数细小的触手在拉扯。我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动作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能错过捞宝的机会。污泥的味道扑鼻而来,带着河水特有的腥味和腐殖质的酸臭,让我忍不住皱了皱鼻子,但寻宝的魔力,吸引着我继续下去。

突然指间传来触电样的凉意,是枚手指粗细的金属圆圈。当那枚戒指浮出水面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它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而温暖的光芒,那金色的光泽纯净而明亮,没有一丝杂质。戒指的造型简洁而优雅,戒圈上雕刻着细腻的花纹,每一道线条都流畅而自然,像是工匠雕琢的艺术品。河边钓鱼的老者告诉我:“这是金戒指。”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掌心,散发着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气息,我激动得差点咬到舌头。

金戒指的事传遍左邻右舍,连城里收金器的都来找过父亲。但父亲把戒指锁进了樟木箱,说等我长大再给。后来,他用其换钱缴了母亲的医药费。

摸宝的狂热在八月初达到高峰。那天午后,我独自在河边搜寻,完全没注意到浅水处暗藏杀机。当我踮脚去够淤泥里反光的物件时,突然踩空滑进了深水区。一瞬间,我失去了支撑,身体像块石头直往下沉。本能地张开嘴想呼叫,却吞进一大口河水,那腥味混合着水草,充满我的口腔和鼻腔。

水下的世界此刻变得异常清晰又异常模糊,我能看见阳光透过水面形成的摇曳光带,却看不清哪边是上、哪边是下。耳朵里灌满了水,外界的声音变得沉闷而遥远。我胡乱挥舞着手臂,试图抓住什么,但只有水流从指缝间溜走。

最初的几秒钟,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纯粹的动物性恐惧。随后,思绪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加速运转,时间似被拉长了。我想起曾听大人说“溺水的人不会大喊大叫”,此时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是根本发不出声音,每次挣扎着浮出水面,只能换来一口急促的呼吸和更多的水。

一种深刻的后悔席卷而来:为什么下河摸宝?为什么平时不学游泳?为什么……这些念头在窒息的痛苦中交替闪现。身体开始不听使唤,四肢变得沉重,肺部火烧般疼痛。奇怪的是,随着缺氧加剧,恐惧感反而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平静,好像在说“就这样吧。”

就在意识开始模糊的边缘,一只有力的手抓住我的后衣领,把我猛地拉向水面。被拖上岸重新呼吸到空气时,咳嗽和呕吐同时暴发,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模糊看见个精瘦的背影正拧着湿透的汗衫。那个陌生的中年人,左腋下有个红色的胎记。“小鬼,”他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摸宝比命还金贵?”没等我道谢,他就踩着河岸走远了,只有湿漉漉的脚印留在晒干的沙地上。后来我常去河边等,却再也没见过他。只听说那年夏天上游下暴雨,冲下来不少老物件。

如今樟木箱里的铜钱早已不知去向,但每当我经过河边,仍会下意识盯着淤泥里的闪光。而那位离去没留下姓名的救命恩人,大概永远停留在了记忆里,他浑身滴着水,像一尊河神派来的使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