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和同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画出了一张四象限图
图中画出了两个纬度,一个是“特有-普遍”,另一个是“恒定-发展”。前者的分歧是,只有少数人具有杰出的才能还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杰出的才能;后者的分歧在于,人的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两个纬度交叉组合就构成了这张四象限的图。
“普遍-发展”观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心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成长型心智”特征: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
“僵固型心智”特征: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
德韦克同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 也就是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的信念通过努力换回了变得更好的现实。很明显可以看到成长型心智更加积极,更加值得采纳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
一个有效的方式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
• 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情”
• 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 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
• 而是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
• 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
• 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 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做事情”
• 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能否学到些什么东西”
“特有-发展”观
客观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并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大,因为作为同一物种,人与人在生物层面的共性远甚于个性,这种共性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是限的。但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和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当前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
知乎有句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所以,努力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地审视和思考。甚至于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
1.到底应该怎样努力
2.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3.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