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曾说,他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他的回答是:“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当你静下心来读书,你就选择了一条世界上最好走的路。
诗人余秀华,出生于农村,从小患上脑瘫,身体抽动不止,说话口齿不清。直到10岁,她才摇摇晃晃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从小到大,她经常被周围的人嘲笑、歧视。可以说,她的手上,拿到的是一副最烂的人生底牌。
面对艰难的生活,余秀华选择用读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她把自己沉浸到书籍里,在文学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
她开始尝试写诗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她陆续写了两千多首诗,先后出版了《摇摇晃晃的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等大热诗集。
通过读书、写作,余秀华把苦涩的人生滋味,融入到每一首诗里,实现了人生完美的逆袭。
如今的她,已经成为继海子之后,中国诗集销量最高的诗人。
余秀华曾说:
“多读书。因为阅读是有力量的,它会让人的心真正沉静下来。只有心灵沉静了,我们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喜悦。”
读书和不读书,就像锻炼和不锻炼的人,短时间看不出什么区别,但五年十年过去,就会显现出明显的差别。
虽然书籍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但当你用知识富养大脑,它会帮你摆脱内心的局限和狭隘,助你跨过曾经迈不过去的门槛,让你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
人生长路漫漫,让我们不惧风雨,持续成长的,唯读书而已。
在美国有一个年轻人,家庭条件很优越,但父母却早早让他独立。
上大学期间,他要去父亲开设的工厂上班,用打工挣来的钱偿还父母垫付的学费和生活费。
大学毕业后,他以为父亲会让他接管公司。可没想到,他被父母赶出了家门,而且一分钱都没有给他。
他只得去给别人打工挣钱。当他积累了一些资金后,就自己开了公司。但不幸的是,他的公司最终因经营不善倒闭了。
他非常沮丧,甚至想过自杀。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父亲突然来找他,让他回去接管公司。
他疑惑地问父亲:“我现在是个一无所有的失败者,为什么你放心把公司交给我?”
父亲说:
“虽然你创业失败了,但你有了一段宝贵的经历。这段经历的磨练,对你来说就是一笔财富。”
这个年轻人,就是“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数年过去,他将父亲规模不大的公司经营成了一家全球化的大公司。
有句话让人记忆深刻:“风将土塑造成了雅丹地貌,磨难把人雕刻成了艺术品。”
人这一辈子,难免会遇上几场躲不过的疾风骤雨,有人哭天抹泪,埋天怨地;有人逆风而行,迎难而上。
殊不知,在你经历的每一次磨难中,都蕴藏着改变命运的契机。每摔一次跤,每跨一道槛,你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磨难,是一块最好的磨刀石,它能磨砺出更加坚强的意志,更为广阔的眼界。
当你强大到自带铠甲,你会发现,所谓磨难,不过是垒高自己的石块,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有个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却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
她想着,一个鸡蛋孵化后就可能变成一只小鸡,若孵出来的是母鸡,长大后又可以下很多的蛋,蛋又可以孵化出很多鸡……
结果,她越想越痛苦,不由地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
人生中的许多烦恼困惑,往往都源于得失间的心态。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中国泳坛小将全红婵惊艳了全世界,她用近乎完美的表得夺了奥运金牌。
夺冠后有记者问她,夺冠的秘诀是“心里想着去赢吗”?
全红婵摇摇头说:“当然不是,我想的是超越自己就行了。”
奥运会的赛场,总是被很多人赋予了过多的意义,仿佛成了通往名利的角逐场。
但在全红婵眼中,奥运比赛就是把“五个跳水动作”做到极致。
比赛结束后,尽管留下身后无数惊讶的目光,她还是若无其事地“干饭”去了。
现在的全红禅,没有受到外界声音的影响,依然每天一丝不苟地训练,准备迎接人生新的挑战。
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输赢得失,专注做好当下的事,就是一个人最强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