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王勃九岁撰写《指瑕》十卷,凭借这一点,成为天才中的天才。十二岁饱经六经的王勃开始对仕途感兴趣,三年后积极入仕。他认为:时运和境地影响个人命运,甚至国家的兴衰。为表明自己渴望功名,希望济世的决心,上书唐朝宰相,宰相称他为“此神童也!”但也并未助他入仕。后来他便在乾元殿建成时向唐高宗李治进献了一篇《乾元殿颂》,唐高宗赞赏他“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三年后王勃顺利登科及第,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成为朝廷中最年少的命官。但这一官职不掌实权,表朩认可了他的才华,但却不认可他的政治能力。
伴君如伴虎王勃一首《檄英王鸡》,冒犯了皇帝,唐玄宗将他逐出长安。没了长安还有青山,凭借他的医药知识,谋得了参军之职。可惜他秉性未改,恃才傲物,又遭同僚嫉妒。不出半点就传闻王勃私藏罪犯,因害怕败露杀死了这名罪犯。此时漏洞很多,或许同僚嫁祸,或许另有隐情,总之,王勃这一次被判死刑。
一个有才华的人,可以炫技,可以骄傲,可以不成熟,但不能留在朝廷,汪博的貌似是他遭遇灾难,苦心经营的未来也尽数砸在手里,但唯一幸运的是,死刑恰逢朝廷大赦,他由此逃过一劫。经有此事,他想起长安,想起一个人,一个酒鬼,他的叔爷爷王绩。在他眼里,应该属于缺乏仁爱,没有志士胸襟的一类人,是不大被他瞧得起的,王博曾想自己年少有为,怎会不成才呢?可如今再看,就王绩自保清白的手段,既保留了最后的尊严,亦将光荣赠予后人,反倒使自己年少鲁莽断送了前程,牵连了父亲。
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让王博明白一个道理,官场就是战场,才华是一杆利矛,谋略才是自我保护的盾牌。他的一生只是把自己化成一杆锋利的毛笔与朝堂斗,与同行斗,最终惨败收场,当一个人把自己变成一杆笔的时候,只有文到没有政道,文到与政道天然相冲,僵持下去,最终走向灭亡。
王勃落寞如雪,他不再考虑仕途之事,接下来他打算追随父亲的踪迹前往南荒,一年半的艰辛路程里,他途经滕王阁,看着翘起的飞檐四角,地势如钩天揽月,登高望远,逸兴刹那间,20年感怀齐聚心头,只想一吐为快。云霄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寒阳之浦。……老当益壮应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那种气凌霄汉自下风霜的寂寥之美,也许是我们永远体会不到的,他留下的滕王阁序,亦可能是生命中最后的流星!
上元三年春夏之交,王博离开滕王阁没多久,不幸溺水而亡!天纵之才,在水之滨,功败垂成,世上少了一个少年血气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