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麦子
01
周一公司团建,完事已经晚上九点半,我们几个女生一起坐同事的车回家。
虽然方向相同,但我住的地方距离他们的位置还是稍远了一点,我不想太麻烦同事,便给他说,找个合适的位置把我放下即可,我再打车回家。
同行的女生说,这么大半夜的,多不安全啊,我们就先把你送回家。
我不想麻烦同事单独行车几公里就为了送我一个人回家,我是一个特别怕麻烦别人的人。
前天闺蜜过来找我,我问她,你有没有觉得我很独立?
闺蜜说,独立挺好的呀,现在的女生,就是要自己独立,独立的经济,独立的精神。
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一个很独立的女生,独自看书,独自旅行,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一个人干,无论是买菜做饭,还是夜深了一个人打车回家,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过往几年的一个人生活,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而自己都能够独自去解决的时候,俨然“独立”成了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在这个社会中,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独立”的价值都在越来越多地获得肯定。很多人认为,只有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上,都能够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才是“强大”的。
02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女生回答了一个关于情感类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一定年纪了,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
她给自己做了深刻的剖析:
不是因为长相身材,即使站在男生的角度也找不出硬伤;
不是因为贫穷,因为自己工资尚可,也有理财;
不是因为家庭负担,父母都有保险;
不是因为没情趣,偶尔也会听交响乐户外徒步;
不是因为不善良,养花养狗还给自闭症儿童上课;
不是因为脾气差,谁也容忍不了;
不是因为不贤惠,偶尔做菜做饭,收拾布置家里;
不是因为不上进,不天天八卦追剧,该学习的时候学习;
……
似乎,别的菇凉没有的优点,她都有,别人有的,她也有,她努力去遇见更多的人,走进一段关系,可是最后,她依然一个人。
看到她的回答,我也陷入了同样的困惑,似乎有很多女孩子都如她一样,优秀且独立,当然也独身。
翻看到答案最后,万能的知友给出了一个答案:障碍性疏离。
这个名词是我第一次听说,我去查了一下关于这个词的解释。
这类人往往会回避与他人身体上和情感上的亲密,他们的关系剧本为“我只能靠自己”,他们认为永远不会有人愿意帮助自己,要生存就必须独立。
这种可能源于小时候亲近的人对自己疏远或者冷淡,让他们觉得没有人在乎自己,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们看起来坚强而自信,实际上却孤独而悲伤。
看到这里,如梦初醒,泪流满面,原来所有的问题的症结都在这里。
03
在父母的眼中,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在闺蜜眼中,我是一个独立果敢的人;在朋友眼中,我坚强又自信;可是,在亲密关系中,这些都不是优点。
从小都被教育,要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可能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解决,所以很多时候自己养成的习惯就是,自己可以解决很多事情。
记得大学时候的那场恋爱,记忆尤深的一句话是“你自己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能做,你还要我干嘛?”
下班晚了,本可以让男朋友来接,却自己打车回家;
生病了去医院,男朋友说过来陪,却自己一个人看病拿药;
有什么需求和感受,本可以给男朋友说,却害怕说出了被拒绝,索性就不说了。
这就是障碍性疏离。
有时候,一个人故意不让爱走进自己的生活,不是因为害怕的爱,而是害怕失去爱。
不是你不够好,也不是你不够爱,而是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没有学会去适度依赖。
04
在此之前,一直不知道这样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一些问题。
所谓的成长,就是发现自己问题之后的欣喜若狂吧。就好比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终于看到了尽头的海岸。
昨天约了一个朋友出来吃饭,我们侃侃而谈最近的事情,以前我是一个把自己剖不开的人,而这一次,我很坦诚的给他说我自己的问题。
我们住在不同的方向,吃完饭时候他说送我回家,我说不用麻烦啦,我自己回家。
他开玩笑的说,看吧,又有点儿小毛病了。
我笑嘻嘻地对他说,那就麻烦你送我回家吧。
其实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舒服,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是在相互麻烦中提升的。
看完《关系》这本书,想说两句话:
1、试着放下心中的戒备,在条件合适时,学着去依赖。
2、不要怕对方麻烦或者嫌自己多事,一定要向伴侣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哪怕是暴露自己的脆弱和不堪。
感恩所有的过往,用爱去拥抱一切,所有的经历,都会带给人成长,而成长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不再剑拔弩张,而是去学习,去成长,去认真对待。
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有一句诗: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我想,亲密关系也是如此。
世界这么大,当你发现自己值得被爱时,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END-
我是麦子,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