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是空性的,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意识与认知水平,事情没有好坏对错。每次读笔的故事,对于空性都会有个更深的印象。
上周四,在公司,忽然收到儿子老师发的一条信息,老师说我儿子在自习课上爱讲话,现在要求家长要去学校陪晚自习,看看自己孩子晚自习的情况。刚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郁闷的心情,也能感觉到自己很烦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都在学校里干什么呀,也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呀。当自己往这方面一直想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儿子平时不好的地方,心里越想越难受,恨不得马上看到孩子好好休理他一番。
当我静下心来,我想想这件事对于我和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当我如此转念去想的时候,发觉也不是没有好处。我觉得老师这么做至少是说明重视你的孩子,没有放弃你的孩子,想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所以需要家长跟老师一起来配合。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心情瞬间好了许多,我觉得自己作为家长要好好配合老师。当有位家长说他当天没空的时候,我立马就跟他换了时间,反正迟早都要去的,那还不如早点去,这样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印象深刻。
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开启了两个小时的陪读,当我走到儿子班级的时候,儿子看到我的那一刻愣住了,他估计没想到第一天来陪的是他妈妈吧,哈哈,我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天晚上我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自己提前准备带了一本书去看。教室里也有语文老师当班,老师让孩子对了下作业,然后就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孩子们就自己自习写作业。我发觉班级里总是有些孩子会讲话,班委一下就是要去提醒同学不要讲话,老师也是不停地要停下手中的活来管纪律,甚至有坐在后面的一些孩子还会你拍我打,相互开玩笑。
晚自习完我还找到了他们的语文老师,仔细的了解了下孩子在语文课上的情况,老师拿出孩子的作业给我看,还跟我一起分析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也说了一些自己做的措施,能给孩子提出什么样的帮助。我觉得这样跟老师聊天是非常有效果的,比家长会上一大群人围着老师问孩子情况效果好多了。
所以遇见一件事,先不要去下定结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所有的评判都取决于你的格局和意识,而是要看见这件事本身,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