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着眼,敦本尚实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王阳明
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到南镇游玩,朋友指着从石缝中长出来的花问道“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在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道“你见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王阳明认为这个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抽离“真”就只剩弄权耍奸,虚伪掩饰,一个空皮囊。花开花谢无关己身,不知人事变迁,落的两眼茫茫,终其一生,全无所得。(注重生活,注重体验,秉持“真”,做独立的自己?)
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地袒露内心的人,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朴实的人生态度
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王阳明
世上本无善恶,也无为善除恶。有的善恶存在人心,遵循自然而发展是善,被外物所扰、掺杂私欲就是恶。善恶不是本性,而且习惯。
本性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存在,但它暗中操控着你,决定你大部分习惯,大部分性格,甚至你的人生。
先秦有一少年,吃喝不愁,长相也不差,就是缺乏自信。经常感觉事事不如人,要学习别人的样子。有一次,听说邯郸人走路好看,他就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
一到邯郸,处处新鲜到处好看。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到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他觉得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就是生搬硬套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他人长处,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一味模仿别人,扭曲自己原本面目,最终会失掉自己。
最优秀的东西就在人自己身上。 总以为大浪淘沙见真金,其实浮华过后是本色。一个人能够以本色示人,焕发本真个性,活出自己便是最美。
清水芙蓉,纯然初心
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讲,大概也不妥当。————————王阳明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果一个人去除机心,还生活本来面目,不刻意追求什么,他就能像那朵出水芙蓉一样,美丽、洁白而无暇。
阳明先生主张心就是理,二者本来一体,除去人私心,就是符合天理。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认识到,即使认识也很难心底接受。
聪明是种先天东西,人们总羡慕聪明人的智商,却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轼有一诗写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对于自己一生因聪明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孩子愚蠢一点,躲避各种灾难。
人人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至诚胜于至巧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王阳明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做任何事情前,讲究一个诚字。没有诚意,做任何事都容易无从下手。
事情成功与否,取决于有多大的诚意。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人们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知道你不会掩饰、不会推脱,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都乐于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获得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