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吃了一趟苏式绿豆汤。在这之前,我吃过的大抵可以称得上绿豆沙甚至绿豆羹,总之一定是极浓郁浑浊的,豆子要稀烂,喝一口,沙质绵绵黏在舌尖、上颚、入喉处,再喝一口,回味留甘。
眼前这碗“苏式”清澈见底,汤水上还泛着屋顶投过来的紫色白色的光。同行好友提前向我介绍了这“苏式绿豆汤”,汤底是熬煮的薄荷水,讲究的人家要在汤面上覆一二片薄荷叶点缀,我抱着尝鲜的心态跃跃欲试。如果当时只看到招牌上“苏式绿豆汤”的字样,就起兴朝老板吆喝来一碗,端上来我一定傻眼。
绿豆熬得皮儿欲破不破,糯米黏子筋道弹牙,混在通体白皙透着天青的瓷碗中,上面点缀的红丝青丝,我在五仁月饼的馅料和云片糕的褶皱间见过,还有一颗焦黄的蜜枣和若干饱满大颗的葡萄干浸在水中,再将瓷勺探到底往上抄的时候才发现,里面还有片片晶莹透亮的冬瓜糖,不仔细瞧不出。我猛地吃了第一口,那股子薄荷的猛劲儿从口腔鼻腔一下窜到颅顶。再尝,绿豆糯米及众果脯才渐渐显露出原本的味道。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坐在那方嘈杂的集市里,身上暑热攒动,这碗汤水透凉清甜,想是再热点的天气,我要多来讨几碗吃的,听说还有酸梅汤水打底的。吃完恐怕连看这碗都有了几分上等窑烧出的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