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读书笔记~~

一直想好好学习下的系列书,终于在两周挤了些时间消化了这两本书,受益匪浅。书很薄,内容倒很厚重。by the way现在这个状态(其实是鸡飞狗跳)读书真的是很奢侈。

前段时间一直苦于儿子阶段性的攻击性。见到小朋友总喜欢上前推一下,或者打一下人家。有时候弄的小朋友哇哇哭,我们呢很是苦恼。以为他社交这块出了问题。

还好心理学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保持理性,努力看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原因。

为此我在知网查阅了很多关于儿童攻击性的文献,想找到原因。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或者是信息加工学派的理论。似乎都很道理。可惜文献大多只分析了原因,很少给方法。所以这件事一直令我很抓狂。

弗洛伊德的理论,说人有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原始的里必多,是爱与建设的力量,而死的本能就包含攻击性破坏性。也就是说我们都是自带攻击性出场的。如果从观察学习的角度来分析,外公总喜欢跟宝宝说来摸下爷爷的脸,并且鼓励儿子的这种我们认为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儿子受到了错误的榜样启发。也有可能信息加工学派的理论说的那样,宝宝也有可能是在信息处理上出现偏差以为这种推搡是一种表示友好或宣示主权的行为。不过我更倾向于依恋方面的相关理论说法,因为工作日我早出晚归,上半年忙着很多考试。周六周日又得去南京求学。陪他的时间很有限。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隐性的分离焦虑。我们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我深知儿童的攻击性与早起依恋模式的不稳定有很大关系。这一点我很自责,一直努力想在工作学习和育儿之间找到平衡。然而焦虑已是常态。

还好书籍给了新手妈妈很多方法和感悟。最近读完这两本游戏力,有种拨云见月的感觉。于是乎,也试了下用游戏与儿子互动,很受益。先前的刻板思维总让我觉得他这么小的年纪,哪知道做游戏,也没有规则意识,还好实践纠正了我的偏见。儿子最喜欢和我玩车车碰碰碰,玩偶大战,枕头大战这些小游戏。游戏,似乎无形中释放了他很多内在的能量,比如攻击性,碰撞中培养了他的规则意识,虽然只有一点点。每一次和他的互动总是能换来很多欢声笑语和倾情投入。也许由于他稚嫩的认知状态,使他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攻击性。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友好,加上我们的说教与批评,也带给了幼小的他很多烦恼。很神奇的是,最近见到小朋友,似乎不在有前段时间那样的攻击性,很友好,很温和。软萌软萌的,老母亲甚感欣慰。上周五我买了很晚的票去南京,说实话很舍不得,我们之间都被分离焦虑弄的心情压抑。于是走之前,我和儿子说我们来玩车车碰碰碰吧,欢声笑语冲走了我们之间的分离焦虑。我似乎也心情不错,看到他笑我心里就放心多了。儿子也笑着说,妈妈去南京上学。与此同时,每一次分离后的见面这些小游戏总能让我快速的和儿子建立起联接。在处理情绪方面,游戏确实屡试不爽。因为只要我说我们来玩游戏吧,他会停下手中任何事情,积极和我互动,真的很奇妙很有power。近来我们之间的依恋模式越来越稳定,越来越趋向安全型。最近宝的状态很棒,不管是读书,习惯,语言发展还是社交这一块,有很大进步。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很无聊,我们盲目的理性总认为游戏是幼稚的 ,无聊的。忘了,儿时我们最爱做的事便是做游戏。对,我说的是我家宝爸。如果有他的加入,我想会更有意思。不管是亲子还是处理同伴关系,游戏都是儿童表达自我最好的方式。

其实很简单 ,只要坐到地板上,说一句我们游戏吧。强推给大家劳伦斯科恩的系列书《游戏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你的孩子一起游戏——《游戏力》读书笔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父母家人的陪伴。了解你...
    璐呀璐阅读 3,028评论 2 8
  • 《游戏力》——劳伦斯科恩 金句 1,游戏是生命的主要元素。——罗杰斯与萨依尔。 2,真正的强者,不需要真的逞强。男...
    楚丹丹阅读 3,911评论 0 0
  • 今天读 跟随孩子 这一章。游戏力的重点是在跟随孩子和主导孩子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一章主要讲如何跟随孩...
    想念冰激凌的赵小姐阅读 894评论 0 0
  •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河西学院,西北边疆,塞外阳关,一杯葡萄酒。 河西学院的校园风光还是不错的。 谈...
    逗霸君阅读 421评论 0 2
  • 首先拿到一个性能测试任务的时候,我们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输出结果是什么,没有计划的开始注定是失败的 做性能测试需...
    WinterM9阅读 1,5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