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坚持简书日更的第18天,这份坚持被班里的孩子们看见也是一种幸福。他们会讨论老师在班级日志中写了谁,也有的孩子向我寻求写作素材,有的以看过我的文字为荣……这是我当初没想到的,于是在写作的路上,我也收获着一份份惊喜。
米米诺今天去了我们教室,安静的读书时间瞬间被打破,孩子们个个伸着脖子,看着我身边的小不点。米米诺掏出作业写起来,她还倒挺专注,不一会儿写完作业就随便画画。因为米米诺的安静,学生们也不再好奇,各干各的事了。不大会儿,赵锦心找到我,说她写了日记,我一看是写米米诺进教室这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她观察到的,那文笔,真是细腻而富有感情。
无独有偶,孙浩博也拿着日记找到我,而且也是写了同一个素材,细致的描写也特别生动。我心中暗自高兴:没有作业任务的压力,来自于兴趣的驱动,他们主动写作,真是难得!
晚上看简书,周末也更新了文章,还是写米米诺进教室。袁焕航则写了他在上学路上遇到的事情,善良的孩子帮助别人,他用文字记下了这个善举。
现在想来,班里的学生不爱写作,可能是阅读量不够,也可能是没有写作的欲望和素材,也可能是缺少教师的引领、带动。无论从哪方便作为切入点,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可以多管齐下。
我在引领他们的同时,谁又说不是他们在促进我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呢?越来越明白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明白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含义。在教育生活中,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唤醒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帮助他们寻找写作的素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做好榜样,吸引更多的孩子跟上来,一起走在阅读、写作的幸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