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品
般若如导
般若是佛法的核心内容。《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能度的智,就是般若。关于大乘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也有“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之说。换言之,只是修习布施、持戒乃至禅定,却不具备般若智慧,仍属盲修瞎练。因为它们与世间善法是共同的,所能成就的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哪怕定在那里八万四千劫,还是不能了生脱死。
唯有以般若为导,才能使前五度的修行成为菩提资粮。所谓度,亦名波罗蜜,即从此岸到彼岸。反过来说,如果有般若智慧,不仅布施乃至禅定可以让我们到彼岸,就是吃饭穿衣、待人接物,乃至世间各种资身产业,都能使你到彼岸。可见,般若是佛法的根本所在。
有人说:我做善事就行了,不需要求智慧。如果你将来因此感得大福报,有权有势,却没有智慧加以运用,就可能借助这样的福报来损恼众生,害人害己。可见,即使在世间生活,没有智慧也是问题重重。《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菩提就是觉,是觉悟无我所证得的空性,也是大小乘共同的般若。只有具备般若的内涵,一切法才是正法。离开般若而修善法,不过是生死之业。反之,以般若智慧为引导,所有福报都可以成为到彼岸、度众生的能力。所以,般若是整个佛法的关键所在,在《坛经》中更是如此。
禅宗是以般若作为重要契入点,可以说,它就是般若宗。般若为音译,汉文中找不到恰当的词来翻译它,最接近的就是智慧。但般若并非世间的聪明智慧,而是在了解世间法的基础上,了解诸法实相,了解一切法的根本。如果一定要翻译的话,应该是:明了世间、出世间一切因缘果报的清净微妙的大智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