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讲了关于与读者密切相关的几种文章类型,结合布置的思考题“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写文章?”,我的分享如下:
一、与读者密切相关的几种常见的新媒体文章类型
1、经验分享类文章
作者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归纳出适合推广或借鉴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例如:学院公众号中此类分享类文章占了大比例,包括分享如何坚持早起、如何实现上稿、如何突破自我做直播等,带给读者优秀经验介绍,有实用价值。
2、专业技能性干货文
作者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入手,分享专业知识,有助于提升个人品牌。
例如:介绍写作技巧、理财投资技巧等文章。
3、问答类文章
用回答的方式解答读者的提问,这种方式能为读者提供较精准的答复。
例如:知乎就是一个问答类平台,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由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作者进行解答。
4、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操作步骤类文章
针对一个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或操作指引。
二、关于使用读者思维写文章的几点思考
1、首先思考选题时,要先确定文章的目标读者群体,从读者的角度,选取合适的题材,否则即使文章再出彩,也可能会反应平平。读者群体的区分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年龄区分:是儿童、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从职业区分:是家庭主妇、职场人士学生还是退休人士?从性别区分、从是否家长群体区分等等。
2、要站在读者角度换位思考,读者能从这篇文章学习到什么技能、吸取什么教训、收获什么体会。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要让读者愿意花时间读你的文章,一定要让他们能够有所收获,要有新意,不能只是自嗨,也不能人云亦云,观点模糊不明确。
3、要关注标题和开头的书写,让读者在看到的瞬间产生好奇心,进而点开阅读。互联网时代,阅读变得非常容易,这些便利性在扩大了阅读需求的同时,也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对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学会“包装”作品,让作品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往读者。
4、文章中要有案例和金句。不能光评论没有举例,这样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也不能只举例,不进行总结归纳,提炼自己的观点,这样显得是在照搬案例,没有自己的思考总结。
5、语言要通俗易懂,切忌深奥晦涩。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真正的大师,通常能够将大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堆砌华丽无实的词藻,显摆文采。
6、文章中尽量少出现“我”,要多增加一些“你”,多从读者的角度提出问题,增加读者的代入感,写文章时要有与读者在沟通的感觉。
7、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调整好文章格式。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机阅读,因此,新媒体文对于文章格式和段落字数均有一定要求,例如一般分为三个小观点,每个观点加上三个小标题;一段话尽量控制在100字内,每句尽量在15字左右。
以上就是我关于写文章要有读者思维的几点思考,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也欢迎各位友友一起思考讨论,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读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