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机场想用YouTube看中场秀,看了几秒卡上了,硬生生把我逼回微博。怒火中烧。坐在飞机上快到北京时,望着下面褐黄已收割的田野想:不神奇吗?在呆望中跨过的一片片田野经过其中某一处时,就进入了网络封锁区。不知不觉你想知道的所有消息,要通过VPN来帮你解决了。政府伟大,一道墙把民众与世界隔了开来。回想到国人各种素质问题,能怪国人吗?被怎样的调教着,身在其中不知混沌着。可每个人都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一切的不好都有共同的根源,国人不无辜。又想:这些山川,河流,田野间枯竭的树,总是无辜的吧。这些稀落的白鸽,关在商场的北极熊,新长成的沙漠,总是无辜的。
不是不爱国。以前对于国家论有别的看法,认为最好的境界应该是爱每一个人,因为爱国也只是宏观的爱己,爱个人利益,也是被环境所诱导的illusion。可就像之前对辩证思维的反思一样,有的时候你知道是有一个平衡点,也明白正方和反方要怎样中和才能达到正确,但这并不是代表你个人的无所作为就是最好的。历史需要人去推动,就必定需要不同观念的人去站在正方或者反方去相互争执,相互一点一点在碰撞里得出真理。当这一切发生以后你再去回顾总结,你看得到的结果才是最正确的。这个causality的顺序不可逆导,所以持有自己的观点是有必要的。
爱国意思相近。最好的境界是世界大同,再无国界。可这是一个最终结果,是每个人的思想转变。在如今的事态下要每一个个体去服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持有自己的爱国是必要的。为了自己而去奋斗,self interested,本来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站在地铁上,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可能呆久了我也会回归野蛮吧。
国人是对周遭环境的忽视。比如,地铁门开了我先进去,不管里面是不是有人准备出来。昨晚坐我对面的男人腿就翘在我包上,就像它只是一个立柱一样。车门开了有人上来了,他的腿也还是挡在路中间,人们就绕道而行,他那一边走不过去。一个小孩踩了我一脚,依旧立在那里,头都没回一下。其实他心里是知道的,只是觉得装作不知道,就不用回头道歉了。人走在路上,目不斜视行自己的道,眼见着要跟对面的人撞上了,这才侧个身,勉强擦肩而过。你体谅地去让车先过,车上人也不感激,目不斜视地呼哧哧开走了。
国人心态大多就是这样。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可他们觉得只要不说出来,不点破,眼神不接触,就可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这是无礼的一个重大成因。
比如为什么会在室内吸烟,为什么在寝室别人在休息时自己会发出噪音,为什么拥作一团挤公交...对啊,我想如果英国人看见我们怎么上公交,一定会绝望的。
比如在马路上行着,觉得车就是车,司机躲在车里,就不算他为人。抢在车的间隙过马路,是自己的历险,与司机们的恼怒完全无关。在英国时路上行的不是车,而是驾车的市民。车内车外都是行人,你我互相礼让,先行者给让位者一个微笑,一句thankyou。看着有人走进了自己的路线,隔很远就知道避让,为别人让出一点位子,方便他行走。如果一时没注意到,走近了会笑着跟你说一声sorry。
说话声音也温柔,轻轻的,慢慢的,不给你生气的机会。
更关切他人。每天都会互相问候今天又做了什么,去了哪里,听课如何,学校如何。都是些无趣的对话,但每天一点无趣的对话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人完整的人格,行为作风。你从和一个人的日常对话就可以逐渐了解他。国人不喜欢这样无味缓慢的相处模式。
昨天在北京机场,看见几个大人领着小孩泡方便面吃。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确是回国了。哈哈,无礼,无礼,的确是这样的。微博上看了一个日本人评价中国人的采访,说到的诸如声音大,不顾他人感受,走路横冲直撞,不排队这样的行为。评论下面清一色的不服,或者诸如“我们是无礼,但我们至少不会抹黑历史”这样的言论。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也可以理解。国人没见过国外的人如何行事,不知他们的作风,所以自以为已足够文明,可以理解。
吃完了饭想去把自己的碗洗了,姐姐一家极力劝阻我。“你不管!你放着!”在我眼里应尽的一份义务,他们已觉得身为客人这事是不能让我做的。
后来想着之前跟爸妈说外国人更注重自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国人更注重自我。不过这个自是自私的自。只管自己舒服,周围的人怎么想不会管。或者是说他知道周围人会因为自己的舒服而不舒服,但他们没说出来,没点破,没有眼神接触,所以就可以装作不知道。
吃着油腻的饭菜,感觉之前四个月所净化的,无论肠胃还是精神,都在一点一点被国侵染。但到底怎样的为人,怎样的处事模式是正确的,要一直铭记于心,尽力而为,不可胡来。
关切,温柔,总为他人着想。你先坚持你的,别人如何不管。
心中剩下的愤怒少了,被更多的慈悲占据了。
想起耶稣死前说:不要降罪于他们。他们所行的,他们不知道。
大环境所铸就的人格,都是同一种野蛮的风格。也并没有任何外部力量来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人人都这样做,有什么改变的契机呢?如果没有办法看看别人怎么处事,怎么知礼的,唯一能使情况进步的我想应该依赖于教育了。其实这些看起来涉及各方各面的礼节,究其根源只有一个:时刻为身边的人着想。多读书可能能解决这一部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