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互加计划优秀教师巩原宏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题记
本学期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着年级的提升,在教学与课标、学情等方面存在较多挑战,越来越感觉到虽然本科毕业的我们可能能教好高阶段学生,而面对小学教学会显得力不存心,也可以说在短期内我们没有入规,四年级(1)班从二年级接班担任语文教学到现在也在尝试着如何真正的将同学们的成绩有更好的提升,从二年级的17个不及格到现在3个不及格,相对于本次与期中成绩平均分增加16.9%,合格率提高24.3%,均值增加20.63,优生率从11名到24名,提高35.13%,高于联盟区均值7.46排名第一,以下结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总结。
学情分析:作为主课老师首先对于所带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去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去尽早的链接家庭融合教育,这个班级特殊孩子情况较多,尤其单亲孩子,基本是脱离家庭教育的陪伴,孩子的学习得不到重视,班级的学习两级分化严重,虽然优生形成了学习自主,但后进生人数较多,基础十分薄弱,而一直以来在通过各种尝试,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一些实践,我将总结为“四重视三帮助”、“四深入三创造二拥有”。
作为语文教师,语文到底教什么,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凝聚民族文化的学科体系,他不仅仅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价值追求,更是富有语言文字的知识教育,学生不懂的东西,老师要让学生懂,记得魏书生说过:“一般的教材编写符合这样的规律,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其实在这里面体现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自学能力,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对于有些理论的梳理也在尝试,一学期下来看似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会为外出耽误学生课程比较着急,也在考试时重点辅导,当看到后进生的现状时的忧愁,也不得不启示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去专注于方法的研究。四重视1.重视有效合理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需要老师按照一定的学习要求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课前的有效指导,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相关课程的预习熟悉课程,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的把握,适当的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课前预习导向时要求老师在备课中提前有效思考,对于预习每个老师的方式方法都不同,能够有利于学生和课程储备的都是好的方法,预习的具体步骤平时以读、想、议、查、问、写,对于低中段孩子首先要解决读的三个目标,初级读准字音,划出不理解、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可以查询的资料;中级目标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后习题有简单的认识;高级目标能够划出文中喜欢的字段诵读,从而萌发对于课文感情的理解,这个初始的目标也是贯穿于每日的预习,也可以为第一课时节省更多课堂时间,想是新旧思考,议是敢于质疑,查是必要手段,问是寻求答案,写是理清文脉,本学期针对于学生的作业安排进行了量化适宜,分层次,针对于以前常出现作业完不成结合于预习部分,配套联系基础部分作为预习第一步,生字词掌握提前写,在新授课时结合预习材料再次巩固,相对于后进生不会太吃力,第一课时也会比较扎实,对于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当然存在特殊情况的学困生,量化预习,符合他们学习的要求。2.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语文教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也是重点,同时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这里的阅读习惯包括培养专心阅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培养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学校要确立大教育观,从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初带语文时阅读意识还不强,当蔚蓝图书角初步建立时还不能深刻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当学生三年级转型之后阅读让学生改变太大了,真正的阅读能够从小众逐步做起来,从刚刚推广做亲子阅读家长还是意识不到,作为作业化的应付,我先读先讲,影响学生,由学生影响家长,家长也可以耐心听学生讲故事,有学识的家长开始聊故事,聊天推荐书目,从建立阅读小打卡几个孩子参加到一半以上的孩子参与阅读,大声读敢于分享,指现在阅读打卡坚持超过60天左右,每天每日一诵学生从简单的读到初步的理解,每天课前轮流主持,自读一遍共读两遍,有时间会提前进教室释解内容。每天的读书讲故事到安静的整本书坚持阅读,每周的讲故事到读书卡片,感悟的反馈,从写作、课堂的问答、阅读理解的过程看到了阅读的作用,从与家长的沟通变的轻松,自我思维能力的加强看到了阅读的影响,其实关于阅读这件事虽然有些孩子短期的进步不明显,但“学起于思,熟读精思”,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长久的未来,对我自身来讲阅读教育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重视阅读,才能培养乐学爱学善思的好习惯。3.重视儿童心灵的启迪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感受、体验、感悟课文的意境和内涵,是培养他们美好心灵的重要途径,心灵的启迪是真善美的教育,尤其对于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灵教育,柏拉图反复强调教育要从儿童开始,如果一个老师可以真正的去走近孩子,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活动中,孩子与老师之间是很亲近,有一种相互信任的力量而去接受这位老师、喜欢这门学科,想要学好每一门兴趣是重点,但是除过班主任效应之外要开启儿童的心灵需要增加艺术的熏陶,这也为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奠定基础,而这里包括故事教育、音乐教育、文艺和体育教育,通过老师擅长的艺术活动来达到心灵教育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之外利用美术平台会让孩子经过知识学习后利用美术创造来有效的减轻压力,并能够享受艺术带给自己的快乐,这种从老师自身建立的心灵平台对于后进生心理健康疏导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抛开知识去感受孩子小世界的不一样,能够打开他自我表述的能力,也通过阅读、绘画的方式让几个后进生在平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也为能够转差做了前期准备,打开后进生就要打开心灵的窗口,敢于正视自己,表达自己,看到自我的价值,我也通过平时的观察能够融入孩子的老师,对于老师的认可,学科的喜欢、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最直观的,也是我们所学习的,减少对孩子口头的责备,转化为相信的力量,在自我修养方面给孩子树立好的品德,对于儿童心灵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让他们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灵。4.重视趣味性教学的研究随着互联网+教学的融合,在当前的新课标改革环境里,对语文的基础性教学特别重视,所以提升趣味性教学研究很有必要,教学活动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缺乏趣味性等原因让我们的课堂不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其实在这方面女教师比较有优势委婉亲和的语言,特别的互动激励等,而在男教师课堂限较为生硬,我们也会发现当你和孩子开玩笑时,氛围瞬间不一样,双方都感觉比较轻松,对于以上思考首先我们可以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趣味性教学元素,作为美术老师在课堂里写写画画是很频繁的,由此在教学中开始实践思维导图,学生相对比较喜欢去专研思考,虽然五音不全,当某个难点很难突破时创造幽默的对话,或者唱歌的形式,虽然比较难听,但学生还是比较期待,越搞怪记住的可能越大,其次是课堂提问的趣味提升,用课堂提问创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在基础教学或者课文对比时以班级同学为参照对象,或者今天发生的故事为内容临时发挥,整个互动更有生机,还有词句的特意重复,特别场景的展示,课堂角色的扮演等对于趣味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三帮助1.帮助优化促学的机制优化促学是辅助教学很好的途径,在这里包括培优转差、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等方面,简单的学生之间的帮助学习没有很好的机制为依托积极性还是不高,师徒结对、学困生重点帮扶是在二年级培养开始初步显示成效,同桌以优困结对成师徒关系,平时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师傅可以根据时间再次督促完成,当天事当天完成,并且要提高效率,小组长与个别师傅也结成师徒,课代表与小组长也结成师徒,这样就建立的学习链,相互督促相互影响,随时可以测试,为了鼓励师傅、师傅的积极性进行了贴星奖励,个人表现、师傅表现达到预定次数可以满足学习方面的小要求,不但鼓励了促学的作用,也提升了相互之间情感的交流。小组合作以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根据课程的要求可以进行四人一小组、六人一小组,大组组合等,可以满足自主性、自愿性、互补性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为了满足课堂的要求学习小组应该由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性格特征组成,尽量可以做到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这里用到的促学机制可以依托班级优化大师更加有效直观的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与家长手机端绑定可以实际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室好习惯、五小明星标进行综合评比,把奖励机制实际有效的用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帮助后进生的心理关注和辅导后进生是每个班级和老师的难点,能否有效的解决主要看方式方法,与了解程度,我们要平时多关注学习心理动态,因材施教,促进后进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首先我们要明确造成的原因及其行为,肯定是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而造成心理问题,来自于家庭、班级、学生、老师等综合性的对象,表现在不自信、不良的习惯、孤僻、自卑等,因为他们内心比较脆弱和明显我们在辅导是更加注意健康的辅导,走进他们沟通是第一步,能够利用大课间、活动课零距离走进沟通,要不断的鼓励,找适合的话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课堂、参加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心理氛围,为此帮助建立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对于这一块很多老师注意到了接受能力的差距,但对于心理知识了解较少,在辅导时出现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还需要我们加强心理教育知识的学习,就像我们在工作中渴望别人的理解,其实小孩子更加渴望,就看我们能否找到最切合的途径,深入的理解学生,真正起到后进生转化的目的。从本次成绩分析以前多次不及格的学生能够及格达到70分,有个别突破80分,也是尝试性的探索,先进行一些简单知识的听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经过师傅测试后在黑板测试,这样他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对于平时会有很大的进步,就会发现闪关点并放大,树立自信心,现在他们特别喜欢黑板听写,只要有时间就会占黑板,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正视别人指出他的错误,还能规范书写汉字,我们经常看到小表扬,大鼓舞,及时是一颗糖、一次握手、一个微笑都可以激发他们,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突破后进生的心理距离,运用适合的方法,就能打开心灵,增强自信心、幸福感,提升学习兴趣。3.帮助学生建立更大更好的平台好的平台对于激活学生学习激情和潜能有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平台是给学生自我展示更大的舞台,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信大胆的展示和表达,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延伸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基础。一个不善于言谈的孩子随着小舞台的锻炼,在大舞台也可以表达自如,帮助建立平台也就是无形中给他们提升学习交流的平台,打开了新视角,李彤同学从刚刚接触时候的不自信、自卑到7岁时一个人主持班会,代表班级参加全校性活动,慢慢的内心更加丰富,以很多的幸福感隐藏了自身的不足,从第一次上语文课,到分享读书故事看到了自信、勇敢的带头兵,平台也是课堂,就是这种大大小小给学生创设的课堂情景,让我们越来越多发现有潜力、动力、信心慢慢的孩子,而现在我们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让一个普通的孩子更加的优秀,并影响更多的孩子一起进步,在全国的平台给700多所学校1万多孩子分享故事,登上教育论坛封面,经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她更加的主动积极,能够帮助学困生学习,成为会思考的小老师,以前一直挣脱不了第二名的她,这次可以与第一并列排名,这是他在平台之外的突破,现在他更是坚持阅读的班级小管理,这就是平台实践的魅力,小试身手就能激发能量,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凸显主体能动性意义。三创造1.创造轻松温馨的学习环境大的温馨环境可以归结与班级建设,小的学习环境就是课堂环境,老师能否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和谐温馨的环境先从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小学阶段孩子亲师性比较强,如果他们对哪个老师敬佩,他们就对这位老师的课格外重视,肯花工夫去细琢磨,反之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排斥课程,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克服这种逆反心理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情绪的变化,随时随地关心,切不可把生活中的情绪带进课程,带给学生,当天的课堂效率也会直线下降,应该以最佳的方式相处,即良师益友,及时是批评也能乐于接受并改正,让这种和谐以感情为基础。其次是因势利导,切不可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合的表达方式很重要,尤其在课堂里我们也可以手舞足蹈,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熟悉的事物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这样才有积极的思维,达到课堂的效果。最后是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可以说是班级文化的体现,真正喜欢读书的班级会有一个浓厚书香的氛围,这也体现在外部设备的建设与阅读教学的引导,与科学时间的有效利用,这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真正实践。2.创造更多美育的渗透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时代形成正确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蔡元培先生认为,没有一门课程不与美相关,他这样说道:如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语言表现的美,感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并积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美。语文课就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艺术美,无疑会成为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在读中感受语言美,通过不同的课型,发掘审美与内容的联系,创设审美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在知识传授中,化抽象为形象,化平谈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在古诗文诵读中置身于情景中,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温文尔雅的仪表美、生动幽默的语言美、活泼开朗的教态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也都是一种无形的美育,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兴味盎然,使学生在审美快乐中掌握知识。美育也是一种自由的教育方式,美育对受教育者不能带有强制性,受教育者是自由自愿的,也是轻松愉快的。德国美育家席勒说:“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只有正确认识了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把美育思想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各个学科之中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是我在不断思考与突破的方面。3.创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决定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处理直接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中走进家长,有效的沟通、理解信任才能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开心快乐的学习成长。从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漠不关心,时不时的会找些事,这样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教育反而对于孩子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这两年积累的经验,加强家校沟通,家长的作用发挥出来是特别重要的事,可以很好的解决孩子心理及辅导工作,所以家长建立的和谐关系应该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像负面的关系尽量可以消除,只要我们之间用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家长才能信任,所以在平时的交流中可以是朋友的身份。转化良性的家校关系,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是双方保持沟通交流的基石,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会是我们教学中的巨大教育力量,通过老师的用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让学生爱你、赞美你,再让学生把你的爱与家长分享,让家长在内心感受到,你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才会在内心接受你,这就为和谐的家校关系奠定了基石。还需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我们是一名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从这个角度把握心理,才能当遇到问题时找到最好的处理方式。这是我平时在处理家校关系的一些做法,从不支持到携手共育。四深入1.深入课堂,观察学情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能否游刃有余的排兵布阵,了解学情很重要,而作为领帅,课堂观察就是战术,观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么就每一个渴望成长的教师而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课堂观察进入我们的职业生活,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让课堂观察更科学更高效地推动我们的专业成长。这时我们不仅是倾听者,也是参与者和记录者,转换者和分析者,更深程度是参与研究,在公开课,优质课时我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实际上在对照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促成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发展。分析学生在教学中的状态和思考,观察教师在教学中互动和引导,我们一学期听不至于30节,能否知其新,取其意,反应课堂特别重要,学会观察学情也是提升课堂教学的重要技能。不要只停留在记录教学环节的层面上,更要记录自己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想起刚刚上班那一年一学期下来听40多节课,现在翻阅记的很扎实,但取到的思考少,也可以说不会听课,只是简单的记录者,练就这样一种反思自己的教学自觉,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敏锐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深入课本,整合要点课本是教学最好的资料,如何课本研究透了,优质的课程设计就会延伸,深入课本,就要深度挖掘教材,与文本对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读细研究还不够,青年教师对于教材不熟悉,把握不到重难点,花费很多精力取不到实际成效,深入就要研读教材要细,要逐段、逐句、逐字的,反复的去读去研究,只有多读教材,反复读、认真读、有目的读,读明白、读透彻、读出文本的“魂”,才能让课堂少一点形式,多一份平实;也只有多读教材,读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悟”,才能让课堂少一点模仿,多一份创新,也才能自信的为课堂抹上自己个性的色彩。只有善思,善总结,才能整合要点,节省时间,为学生找到最切合实际的要点,一年前我是那个常加班辅导学生而实际成效不明显,虽然常思但研究少,开始订购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课例,对于试卷练习不全面铺开,做有用的,以渗透要点为主,以强化重点为主,以整合重点为要,这也体现了今年基础测试,后进生完成度在90%以上,多次练习的题目出现率在40%以上,也为不段深入研究提供了有限条件,为后进生提升奠定了基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知识系统对话、与自己对话……钻研教材的过程其实就是多维对话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都建立在对教材深刻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决定怎么教。在进行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们必须首先钻研并透彻理解文本,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切入口”,为自己的教学平添异彩。3.深入课标,把握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对于刚刚实践教学的年轻人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说,我们可以去看一下课标解读会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明确本学期要做什么。以四年级语文为例,在课表的阶段目标,一是识字与写字,主要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及规范书写,识字2500个;二是阅读,以读、说、悟、诵,养成看书习惯,完成40万字阅读量;三是习作,以表达,书写,见闻,感受和想象、记录为主,每年完成16次左右;四是口语交际,体现在普通话交流,学会倾听,讲述见闻;五是综合性学习,要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在写教案时我们先要进行大纲梳理,针对本学期上的课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计划,更好把握教材特点,倡导好的教学方法,依据课标的要求落实在日常教学,对于这一点尤其青年教师只要能够细研究,会直接受益于教学,优化于课堂,提高效率。4.深入课间,发现童真相对于每天忙碌的教学与工作,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让课间真正发挥出来,或者说在准备候课时有意识的进入教室,在课间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童真,看到他们可以轻松的去享受短暂的几分钟,相互之间有分享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他们,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如何可以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每周做一定的安排,我认为有效的课间活动是一门课程,更好的调节学生身心的健康,孩子本身的童真是独立、富有个性的,其实当我们走近时发现孩子的调皮行为中蕴含着一定的智慧,可以发现不同的闪光点,在发现的同时也能改变自身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即是他们的全部,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童年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融入了、参与了,才能感受童真、童趣、童言的不拘一格。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才艺的展示、互动等不同的方式让他们开心的去和老师做同样有教育意义的事。我平时在课间习惯的走进教师逗他们开心,听故事、下棋、唱歌等,是完全别于课内的活力课堂。二拥有1.拥有积极的品质、乐观的态度综合以上的思考实践,作为教师必须以四有教师为核心目标,随时随地拥有积极的品质、乐观的态度,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在繁杂的工作,只要冷静应对,总会事半功倍,同样这种积极的心态会映射到孩子身上,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因为积极的心态总是与乐观、自信、成功联系在一起。一个心态积极的孩子,善于看到事物中积极有利、乐观向上的一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且,心态积极的孩子常能心存光明远景,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凭借乐观的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走出逆境。相反,一个心态消极的孩子,则会过多地看到事物中消极不利的一面,经常产生悲观、失望、沮丧的情绪,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扼制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所以不管是师生还是家长,都要树立这种品质,每天会保持一种富有活力的工作状态,也相信可以创造更好的环境,也可以享受快乐的生活。2.拥有四心(耐心、爱心、细心、恒心)为基石在魏书生文选中读到教育是什么?给出了答案: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只要是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是用心做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因为‚教师的爱一旦进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萌发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点燃起他们的智慧的火花。我们经常讲到班主任管理工作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中不仅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具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这对于每个任课老师也实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拥有爱心的同时正确把握好爱与“严”的度,在耐心中处理好勤与“实”的量,(勤下班、勤检查、勤督促、勤勉励、勤参与,实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细心中注意细与“活”的质,(细致与活力)恒心是落实与形成的关键,持之以恒的在思想、学业、生活上全面的了解关心学生,通过他们不断的转变,使我们感到,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当我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已在爱中获得了爱,获得了幸福感,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以上“四重视三帮助”、“四深入三创造二拥有”是我结合这两年语文教学的浅析理解,也是在教学中遵守的法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一直以来也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高要求督促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对于课本和课标的研究落实、培优转差方面的科学指导,平时工作对于教学的紧抓不实,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需要认真思考,拿出有效举措,要有科学的时间观念,不做无用之功,通过不断学习强化个人专业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有新的突破,在课程整合和阅读教学上下功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非专业在语文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会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但还是有很大差距,再接下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记2019.1.16联盟区集训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金塔084巩原宏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467b0dd3103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