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我问过很多谈恋爱的同学,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分手,原因大概也就几点:
1.时间久了没话题了
2.互相不理祝你遇见最美的爱情
解彼此,都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3.没有新鲜感,对方身上没有自己兴趣的东西。
年少时候的暗恋,是生在路边最小的野花,卑微到尘埃里,却又努力的盛放,期待你不经意的路过。
但爱情又不同于暗恋,就像张爱玲说:也许每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痣。
理想的样子
杨绛念给钱钟书英国传记作家理想的婚姻:我遇见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当即回答”我也一样”。
在《我们仨》中,钱钟书病重期间,杨绛曾说;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量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她们两个人像磁铁正负极一样互相吸引,在第一次遇见,彼此就知道这一生只有你能契合生命的空缺。
向往的样子
我惊讶于杨绛与钱钟书的相濡以沫,却更向往三毛与荷西的旷世奇恋。《撒哈拉的故事》最典型的代表作,发生在撒哈拉中简单的小事,即使饮食生活各种不便利,即使环境恶劣,有荷西在的地方,三毛就是幸福的。
可能荷西赋予了三毛太多的爱,三毛眼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语言的,只是荷西的离去却没有了可爱的三毛。
在三毛在为荷西守灵的时候,对荷西说: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暗的隧道,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我的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走出去等我。每每看到这段不禁潸然泪目
我本身是像三毛的,在不知道三毛之前,就已经对非洲大陆有很深的向往了,不同的是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我是在纪录片中了解到非洲,而三毛是在杂志中了解到。
生而为人,为人而生,从一出生我们就有使命为自己,为父母,为和你有裙带关系的人而活着。生活本该万岁,生命本该无价,只是遗憾三毛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相信三毛留下来的爱情故事,留下来的文集可以被世人永久歌颂。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苍百孔。年少的感情可以经历风雨,却是最不能够经历平凡的。
直至你遇见一个人,你恍然大悟,她是那个,你遇到了全世界最美的风景,想带她一起去看的人;是你遇到了问题分歧不想去逃避,而是极尽全力想与她深入沟通,共同解决的人;是你身心疲惫,最脆弱的时候,只想要她的一个拥抱的人;是回归世俗,安于生活只想柴米油盐一起与她经历的人;或许也是你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只是一眼,就感觉是可以很好的一起生活的人,于是,漂泊的船才开始泊岸。
关于爱情,只要最后是你,我从不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