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者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1.在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你要掌握哪四个规则?
1)书的分类:知道一本书的分类,越早越好,最好在开始之前。
2)书的主题: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3)书的架构:将书的重点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书的问题: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
2.怎么找出书的主题?
1)从书名中寻找;
2)从前言序言中寻找;
3)阅读完全文后写出摘要。
3.怎样找出书的结构,并分析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从书的内容逐步找出框架。
4.为什么说读者不分家?
写作是先列出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填充骨肉,将内容丰满起来。
阅读是从书中的内容逐步将骨架找出来的过程,找到框架,找到主题。
所以读写是一体两面,写作是丰满总分总的架构的过程,阅读是从书中找出总分总的架构的过程。
5.怎样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回答用理论性的问题和实用的问题。
理论性的问题: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这件事得目的是什么?造成什么影响?
实用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
6.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为什么强调结构化?
写作架构化后让读者更容易抓住你的重点,让你的写作更有说服力。
阅读能够架构化地分析书本的框架,才能找对书本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7.读完这部分,你有什么启示?
1)先用检视阅读快速浏览一本书。
2)决定深入阅读一本书之后,按照方法解答四个问题,将书分类、一句话或一小段话概括主题、找出书的框架和作者的意图,才更能理解一本书。
3)阅读和写作都运用结构化思维,更便于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