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朋友介绍了《断舍离》这本书。光看书名,带着毅然决绝之气。读了之后,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里郁结,似乎一下子被疏通了。
断舍离,就是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加舒适的行为技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不取;“舍弃”对当下的自己已经“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使自己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当居住和工作的空间收拾清爽了,也顺便与自己内心的垃圾说再见了。
重新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
曾经搬过两次家,确实是大工程。大大小小的,从家具、电器,到书籍、玩偶,每一样东西都跟阅兵一样,重新过手、打包、搬运。到新住处之后,除了日用物品,其余的东西就再也没有动过。一直等到下次搬家,发现上次搬来的东西还在那里。既然都辛辛苦苦地搬过一次了,扔掉怪可惜的,那就一起再搬运一次吧。到如今,一些东西尘封许久,到了不记得是什么的地步。就这样,家里塞满了很多永远也用不着的东西,越积越多。有些东西即使会用,一年中估计有十一个半月都是闲着的。这样的居住空间,就像人得了便秘,有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东西要用才有价值,不用的东西,本质上同“垃圾”是无异的。
还有一些东西算不上垃圾,就像过了最佳食用期但是还没有坏的食物。因为发现“还能吃”,就想着“等它再坏下去就扔掉吧”,然后又把它放回冰箱里。后来也一直都没有真的再想去吃它。以至于干脆把它密封收好,一直放到根本不想打开容器的地步。仅仅是因为“扔了可惜”,不但投入了“沉没成本”,还增加了“机会成本”。
《断舍离》主张,取舍物品应该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于是收藏了一堆不知猴年马月才会用的赠品。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应该是“我”,而不是物品。不是物品是不是有用,而是我是否还需要,是否还适合我用。
检查我们的自我认知
刚搬家的时候,买来一套精致的咖啡餐具,镶着金边的瓷器泛着高贵的光泽。我总是着想等客人来了再用。可是,一直到现在,都记不清它们藏在哪个柜子里了。好的东西一直不用,其实潜意识是“我配不上用这么精致的东西”。人的真实想法,是可以通过物品反映出来的。最底层映射出来的也许是童年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带来的不自信、不认可。这种心态可能会一直伴随我们,像是一个怪物,不时地阻止我们去用喜欢的东西,去做喜欢的事情。
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肯定自己是可以与它们相配的,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平时自己用的都是最精致的、最喜欢的,给客人用,客人又何尝不喜欢呢?
舍弃物品时说声“对不起,谢谢”
后来,我下了决心清理家里闲置的物品,送给需要的人。第一批物品放在公司行政之窗上,免费赠送了一批厨具、寝具,还有闲置的台式机。其中,一个电磁炉早就想转让或送人,只因同事好心提醒:留着吧,以后冬天可以用来吃火锅。只可惜,过了三个冬天,我还没有拿来煮过一次火锅,心里也越发愧疚。不用的物品闲置着,物品自己也有怨气的。不如送给需要的人继续发挥价值,这叫物我两开怀,多好。
处理物品的时候,对已经物尽其用的东西说“谢谢”;对还没有完全用到头的东西说声“对不起”;送物品给别人的时候不要高高在上地说“给你”,而是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有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让受赠的人欢喜接受。
“舍”后有“得”
信息传播与设计中有一条“最小化”原则,就是提供给用户刚刚好的信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满足需求。“多”不等于“好”,任何多余的设计都会给用户带来负担。最牛的设计师都在引领做减法,比如谷歌的首页,清清爽爽,没有任何多余信息。
山下英子所倡导的“断舍离”来源于瑜伽中的“断行”、“离行”、“舍行”,其实也是一种做减法的生活,是为了斩断欲念、脱离执念的修行哲学。
断舍离,关键在于“行”。你可以因为快乐而笑了,也可以因为笑了而快乐。心灵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会带来心灵的变化。通过断舍离,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的。自己与物品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映射到人际关系上,同样并非多就是好,滥交友不如不交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其实,“舍”后是有“得”的。舍弃冗余,得到简单;舍弃粗糙,得到精致;舍弃“将就”,得到“讲究”。
穿有质感的衣服,交有质量的朋友,过有品质的生活。断舍离,我将持续践行,追求简约、精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