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写作内容我想了好久,一直是犹豫不决的。但转念又想,在简书中的创作已经达到了“救护车”(120篇)的数量了,这么久都没有对自己的这些作品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而这120篇文章的质量、受欢迎程度是起伏不定的,真是犹如四季的气候一般,春夏秋冬的风貌各有不同。
初识简书真的那段日子,真的犹如春季般灿烂明媚。每天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计划晚上的更文,为了顺利地在午夜之前更好文章,列大纲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效率保障法宝。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浮躁,其实更多的焦虑绝大部分来源于自己。
粉丝量和阅读量的持续低靡是我焦虑的主要原因,没有优美的文笔和深厚的写作功底,哪会有大量粉丝关注自己呢?和别的作者(比我入简书时间晚)比起来,曾经有一度阅读量才只有二三十,简是少的不能再少了!我的简书冬季来了!
有时自己也在想:也许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明白我的简书创作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和伤悲。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也不会有什么理解对方感受。就算有,也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潦潦草草的印记而已。
所以当时的自己就决定:不去傻傻地向别人诉苦,告诉身边的人自己的苦恼、哀愁的。我们的祖师奶奶张爱玲不是说过:太过兴奋和太过悲伤,都要远离人群。这世上多的只是看客而已,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而对待身外的事物。
有些问题注定要自己去解决,有些事情也注定要自己面对。谁也安慰不了谁,谁也救赎不了谁,不是年龄越大內在越成熟,那是历练的结果。终究,内在的那个自己注定是要成长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那段路,也是终究要自己一个人走完的,这就是一个的写作所需要面对的。
前不久读洪应明的旷世名作《菜根谭》,深切体会了什么叫“万事皆缘,随遇而安”。因为我们大家对身边的一切都无法预先料定。尽管如此,有一样是可以掌控的:那就是眼前所见的、手中所拥有的当下。当你能读书的时候,你就心无旁骛、安心读书就OK了。当你在做家事的时候,你就安心做就好了。
环境不允许时,对于某些事情是强求不来,要不怎么说是“强扭的瓜不甜"呢,但只要时机一来临,就不能起轻言放弃。这不仅体现出简书写作中,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而这些,也是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哲学!
我买了许多写作专题里介绍的书籍,买回家一本一本地学习,边看书时边记笔记。做到深入和精细地阅读。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不再着急、不再焦躁,尽人事以知天命。
表面上看来,我是随遇而安,但我还是坚信: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纵使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自己也不喜欢。而且说不定有个人会喜欢上你的笑容,谁会喜欢看到一张衰败的脸啊!
到现在,我的文章阅读量依然很低,经历了这洗礼我也释然了。争取达到自己的“三不”: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强求。只需做好身边的事情,让写作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一个心安的女人的美是无可替代的。我想,只有这样,简书作者———高桥美莎才会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简书金秋丰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