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本府周叔愚
且说柴炅回到鸣鹤,崔夫人和夫人都是十分欢喜,不仅放出了禁足的华梅迎接,也早已备好酒肉相待,柴家等远近家族也派了使者上门恭贺。
柴炅打发柴贵去了武林,自己却保持着一颗清醒,每日里不是迎接各方来宾,陪着两位夫人到各处上香还愿,就是足不出户,闭门苦读。
眼看着三日已过,和县上士子们约定的时间到了,柴炅辞别两位夫人,又叮咛好华梅要照顾好两位夫人,就带着柴富出发了。
穿过栲栳山,两人很快就进了慈城城门,到底是先去拜访霍与瑕,还是直接去客栈住下等候士子们?柴炅思忖片刻,让柴富去订了房间,自己则去了县衙。
今天不是放告日,霍与瑕正在后堂歇息,一听柴炅来临,立刻让衙役请了柴炅进来。
”县尊大人,府试在即,晚生特来辞行。”
”柴生亮,你我之间,叫什么县尊啊......”霍与瑕佯做生气。
”勉衷兄,失礼失礼。”柴炅这些日和霍与瑕相处,早已习惯了他的秉性。
”这就对了。”
霍与瑕这么要求柴炅,一来他本身生性豁达,二来他从小崇拜唐顺之,三者他与唐元卿已是兄弟情笃。他又唤了一名衙役进来,让他去拿些物件进来,便和柴炅闲话起来。
少倾那衙役拿了几个银两和一封书信回来,递到柴炅手里,柴炅有些奇怪的看着霍与瑕。
”这封信和拜帖是给知府周希哲的,他是我父亲的门生,面廉实贪,重古好名,不过我父尝与其有旧谊,我父去后,常有书信问候,故书此信,切勿遗漏。”
”那这些银两是?”
“你与县中弟子此番赴试,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县中弟子多有囊中羞涩之辈,县里无以为继,这里是10来两银子,就委托明世多为照顾了。”
”那这银子是?”县里没有钱,那这钱又何来?柴炅有些纳闷。
”都是县里缙绅承奉的银钱,馈赠给本县士子,也是应当的。”霍与瑕淡淡的挥手,端起了一杯茶水喝掉。
”我何德何能,这个我可不敢。”柴炅忙将银子放到桌上,至于书信拜帖,他知晓是霍与瑕的一番个人心意,也就揣进了怀里。
”能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柴明世,连这点事情都不敢担待了吗?”霍与瑕嗤之以鼻。
这霍与瑕到得句章没几日,怎么连这事也知道了?一定是那徐文清搞的鬼!
柴炅只好讪讪的收起了银两。霍与瑕看着柴炅收起银两,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看时近黄昏,霍与瑕又遣人通知了柴富,留下柴炅共进晚饭。
等日暮掌灯时分,柴炅这才告辞出了县衙。径自回到客栈。客栈里已有沈惟炳等各家士子到场。
众人寒暄一阵,这才各自安歇。
第二日午时将到,又有几个士子来寻,大家算算人数,当日约定之人都悉数到场,便吃过午饭,结伴往明州而去。
见诸士子两手空空,柴炅先还纳闷,这些日不是有倭寇猖獗吗?怎么这群书生就这么上路了?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纷纷让僮仆们亮出随身物件,全都是携带了棍棒之类,更不说童生们身带长剑之流。即使几个没有僮仆的贫困书生,也都是有长匕随身。
沈惟炳问柴炅有无准备,柴炅尴尬一笑,让柴富展出了”止戈待旦”,众人皆是一阵赞叹。有好事者问怎么是和式兵器,柴炅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沈惟炳抢先道,或是数年前师桥之役所获,众皆拜服。知道其中内里的柴富趁别人不注意时偷偷朝柴炅一笑,也不解释。
这日正值雨后,天空一片晴朗无云,四周风向有些乱,一会北风一会南风,不过都夹杂着周围山区的湿润,一众士子有着自信蓬勃奋发图强的朝气,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明州城中,这柴炅既是今科案首,又得羞于同邑的美誉,虽是寡言少语,却又言必中的的性子,已是不经意间成了中举士子的领头人。
这明州府城甚是繁华,绕是见识过后世花花世界的柴炅也是眼花缭乱,行中几位新进士子更是有些手足无措。
大家在街巷上摩肩擦踵行进了近半时辰,还是意犹未尽。看看天色已晚,有几名前科落第的举子提议先找个客栈歇息,大多数人都看向了柴炅。
柴炅问道:”城中可有离考棚不远,又能容我等士子共住一处的客栈?
”秀水街有一家李记客栈,有客房百余,完全可纳我等绰绰有余,店东亦是我句章邑人。”有一士子抢答。
”不知作价几许?”柴炅皱眉道。
”若是我等入住,店东概是不加价的。”那士子又抢答道。
”你呀,这么着急推介,莫不是家里入了股的?”沈惟炳促狭的笑道,众人也哈哈大笑。
”才不是呢,他家是观海卫世袭佥事,说起来倒是与你师桥沈家有旧呢。”
那个书生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反唇相讥,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