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处湘中腹地的湖南省邵东市,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理位置;但因为它是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之一,因此在全国的县城中还是小有名气。邵东人的经商头脑自不用说,可以说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做生意的邵东人,把生意做到国外去的邵东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本篇的选题不是邵东市的经济发展,而是邵东本地的风土人情。
虎年新春佳节马上就要过去,邵东人相互恭贺新禧都会做些什么呢?
除夕年夜饭,春节走亲访友,邵东人也逃不出老祖宗定下的这个规矩。大年初一拜访的第一户人家,邵东人很讲究,美其名曰“出行(hang)”。这户人家一定要人财两旺,又和自己关系较好;这样才能保证今年的第一次出门能讨个头彩(往往是红包伺候)。当然也是事先约定好了,大家都心领神会。
像上个世纪那样,整个村子挨门串户地拜年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一般都是比较要好,或者沾亲带故的人家相互拜年了。本村人正月没有相互串门并不代表有意见,并不妨碍一年之间正常办事。
对上门拜年的客人,主人都会给男人准备一包好烟。小孩子都有一个小红包,不会很大,一般人家20元左右。如果是比较亲的关系,比方叔叔,姑姑,阿姨,可能会根据平时往来有所调整;但也不会特别突兀,无须劳民伤财。
这样宾主都很轻松,无需太过为礼品操心,重在拜年,宣示关系。所以邵东这边的亲戚朋友来往都比较随意、密切。
当然也有大礼包,那一般是直系亲属,自家人,或者利益输送。
也有土豪,来者不分男女老幼皆有100以上乃至好几百的大红包。这是例外,仅供娱乐。
二
一年之中,总要吃几次酒席。但是在邵东吃酒席并不是很破费的事情。
在邵东,酒席都是大操大办。酒席办得太寒酸,除了让人认为主人快要破产了,还会被人以为主人借酒席敛财而遭嫌弃。
大操大办其一体现在吃,当然酒桌丰盛程度各乡镇也有区别。靠近衡阳一带乡镇有点近于铺张浪费了:比如桌上会有四碗以上扣肉,专门预备给宾客打包的。而靠近邵阳一带乡镇吃得没那么讲究。
其二体现在玩。邵东这边红白喜事盛行请歌舞表演。这给文化市场带来了繁荣,给经济带来了流动。当然这一点主人也是量力而行。
其三体现在酒桌红包。生日喜庆酒桌上每人100的红包已经很普遍了。
看上去很奢侈,铺张浪费。其实相比有些地区竞相抠门办酒席,借以敛财的歪风要强太多。
酒席不敛财,更加有利于亲戚朋友密切联系。酒席不敛财,会有效抑制一些人办酒席的冲动。在邵东,除了白喜事必须办,很多人选择偷偷过生日。这些低调的人不乏有钱有头有脸的人物。
三
结婚是人生大事,邵东人一般不会把结婚酒席省略。尽管对于邵东人,婚礼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尤其对男方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人们都乐于把婚礼办得有声有色。
婚礼的仪式感在邵东人的婚礼上会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宁愿伤钱包而不愿伤人情,不会因为钱的原因而砍掉某些仪式。娘亲舅大、爹亲叔大真不是说说而已。
女方的送亲队伍是浩浩荡荡的。叔、舅以上的长辈不用说,表兄妹堂兄妹浪迹于送亲队伍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甚至表姐夫都有可能混进“革命队伍”。如果叔舅有早逝的,那堂兄妹或表兄妹送亲就是必须的了。
并且不会因为这个亲戚混得不够好,不够有“面子”而取消掉他的仪式资格。
送亲不仅是精神上的尊重,男方更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大礼包!
看上去损失了很多的金钱,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仪式感,邵东人的家族观念很强,亲戚关系很紧密。
四
白喜事也是一个“热闹”。葬礼时间一般要花3天左右,内容形式和其他地区大同小异。唱夜歌,和尚做道场,各种祭礼,迎宾西乐,歌舞表演,最后出殡,入土为安。
白喜事虽然比较乱一点,但是各种仪式感还是会一丝不苟地得到执行。如果是女性亡者,那么还会专门辟出一块区域给娘家浩浩荡荡的来宾入席。桌上都贴红纸写“上宾席”三个字,以示对娘家人的尊重。
热闹体现在自从葬礼启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各种办事人员,就会川流不息,济济一堂。葬礼的每个夜晚,都会有很多人陪伴到夜深;年轻人更加玩得嗨,打牌、唠嗑、唱K,他们把葬礼当成了一次难得的聚会。出殡那一天,送葬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
热闹的背后是主人不惜伤害钱袋子。冬天夏天必须做好防寒防暑工作,夏天有大型风机,冬天会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煤火。好酒好菜好烟不用说;陪夜到夜深会有小礼包,一般是方便面饮料香烟;出殡那一天坚持送葬到坟场的不分男女老幼每人都要发整包的香烟。
一般一个丧礼办下来,主人接收到的人情礼金,除去各种开销,亏空上万很正常。豪横的就不好说了。
看上去是典型的铺张浪费了。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葬礼也可以促进经济流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可以促进人们的和谐交往。见仁见智,各人眼界。
五
邵东人的重男轻女风气看有似无,说无还浓。
重男轻女并不体现在日常衣食住行上,而是体现在经济上,人情往来上。
从女儿出嫁那一天起,女儿夫家就要准备接受各种仪式的考验;这些考验可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成家以后,各种逢年过节,都是丈母娘考验女婿的日子。一般情况下女儿不仅不反感,常常还会“极力配合”,面子这一块不能输。
但是对于儿子,父母都会心疼他生活压力大,不会有什么要求。
父母的积蓄,家里有什么意外收入,哪怕儿子再不孝顺,都不关女儿什么事。
邵东人固执地认为,儿子强大了,才是自己强大了。这跟儿子贤不贤良孝不孝顺没关系。
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如果不太过分,不超出经济承受范围,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家庭乃至家族关系稳定团结。可以说,邵东女人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夫家,都过得还挺鲜活滋润的。
当然,事情一旦过头就会变味。有些丈母娘会借此收割,有些儿子会借此啃老。
在邵东,自从孙子出生,爷爷奶奶带孙子不仅是天伦之乐,还是应尽的义务,不带孙子就是“罪莫大焉”。所以有些年轻的爷爷奶奶,自己还有事业在打拼,抽不出身,拿钱月供孙子的不在少数。
六
邵东人做生意全国有名,全国各地都遍布邵东人忙碌的影子。廉桥的药材,仙槎桥的五金,团山的打火机,牛马司的焦煤,县城的箱包和各种小商品,还有气势宏大的邵东国际商贸城,无一不在显示邵东人的经济头脑。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邵东箱包皮具年产量居全国第四,书包销量更是占比全国市场份额的70%;邵东打火机的产量占比全球市场份额的70%。对于一个小小的县级市来说,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绩。
这些了不起的经济成绩的背后,与邵东人超强的家族观念不无关系,超强的家族观念又与各种风俗民情不无关系。
邵东人做生意往往是家族式的。家族中有人的经营成功了,就会带领其他人在全国各地复制他的经营模式。我见过一个村子流行在外面承包学校食堂的,见过一个村子流行在外面开超市的......。靠的都是亲帮亲,邻帮邻,复制他人的成功经营模式在外面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