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对读书都情有独钟。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聪慧。这种思想在清代萧抡谓的《读书有所见作》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意思是:读书就如同灌溉苗木,长时间不浇水,苗木肯定不长。心灵也一样,长时间不读书,就等于没有精神食粮的滋养,早晚会生锈,蒙尘,进而找不到义和理。
人的心灵如同幼苗一样,需要得到滋养才能成长。幼苗以泉水灌溉,心灵以道理滋养。
一天不读书,心里就没有佳妙的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这首诗举例说明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