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时,漳州有个单位曾想去,但最终未果,所以现在想去看看这座小城。
交通
从厦门到漳州,坐动车极方便,半个小时就到了。漳州火车站坐落在翠绿的小山脚下,一下火车,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一缕阳光从云层中透出,风儿吹拂着我的衣裳,两侧长长的铁轨为我开道,山脉护送着我,白色的动车渐行渐远,我沿着空旷的站台走向这座水仙之城。
漳州车站位于颜厝镇洪塘村,人流量较少,在动车上,已向邻座的漳州本地大哥了解了漳州的小吃及可去的地方。车站有到市区的公交,上车直奔漳州芗城区。
漳州古城
一路寻着来到漳州古城。古城位于芗城区,中山公园附近。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陈元光是开漳笔祖。古城历经1000多年,屡毁屡建,现存的为明清时的建筑。走在通往古城的路上,见到一些残旧的房屋,有的墙壁上还留有〝毛主席万岁〞的字样,真是好久远啊。
走过人稀残旧的小巷,来到较繁华的街道,两旁是5~6层的红砖小楼,为骑楼式样。此时见一面馆,便想品尝漳州名小吃一一漳州卤面。
漳州卤面与北方卤面做法不同。将面事先煮好,把蔬菜,海鲜等焯熟,面及菜盛于碗中,先放一些红烧的大肠,卤蛋等,最后再浇卤汁。卤汁是用猪肉炖制,勾上红薯粉而成,再撒上香菜,根椐个人口味可以放油泼辣椒。吃起来的确别有风味。不过,我觉得北方的卤面更好吃。
来到中山公园门口,一侧便是古城旅游区了,游人已渐多,但比在厦门时已少很多,可见漳州的偏静。虽小,但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滨海邹鲁〞的美誉。
这里曾名人汇萃,古有开漳笔祖陈元光,朱熹也曾在此任职。近有许地山,林语堂,杨骚等文人,还有政治家,画家等。文化遗产方面,锦歌,歌仔戏,木偶戏,南词,木版年画,木偶头制作,蔡福美制鼓。还有漳州三宝〝水仙花,片仔廣,八宝印泥〞,其中的片仔癀在劫毒消炎方面疗效极好,风靡世界,一粒即可去癀,不过价格也极高,一粒就三百~五百多元。
在延安南路上有漳州古城记忆馆,馆内介绍了漳州的历史延革,人文等,相当于博物馆,因是初建,还不太完善,但对了解古城是值得一看的。
从记忆馆出来南行,来到修文西路上的文庙。文庙前的修文西路上有两座高大的牌坊,上各书德配天地与道冠古今的文字。文庙于宋庆历四年始建,历代重修,是古城内最大的古建筑。也曾是漳州府学,朱熹,郑成功,黄道周曾来此祭拜过孔子。南宋时,孔子裔孙孔任曾带家人避兵乱入漳时居于此,其子孙一直居此到明代。
文庙前的修文路一侧,正对大门有一水塘,文庙外围是红色的高墙,掩不住那大殿的飞檐。文庙的第二进院塑有孔子的铜像,许多游人向孔子的臂弯处投掷硬币。看到这些心中不仅慨然,现在的人啊,面对先贤如此,莫非心中只有钱?那份尊崇之心在哪里?
大成殿供奉着孔子及圣贤的神位。大成殿气势雄伟,孔子神位居中,神位两侧是古时的乐器。孔子神位左侧是复圣颜回,述圣子思的神位,右侧是亚圣孟子,宗圣曾子的神位。外围分别供奉12先贤:有子若,卜子商,仲子由,端木子赐,冉子雍,闵子损,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公冶子长,朱子熹的神位。面对各位圣人及先贤,致以崇敬的一拜,愿借圣贤之力,予我以智慧,为我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从文庙出来,沿修文西路西行,来到香港路。两侧是砖红色的二层骑楼建筑,灰色的石板路已磨得发亮,历经了古城的风雨。
香港路尽端有两座明代的石牌坊。见一店铺前排队,原是卖漳州小吃〝面煎粿〞。
待排队到我时,这一锅已卖完。只好等下一锅了。老板娘熟炼地操作着,见她将少许油倒入一大平锅底,放入米浆,再把含牡蛎的馅放上,最后浇上米浆。在等待的间隙,来了两位阿婆,见阿婆年长,我将凳子给她坐,于是便攀谈起来。她们说闽南话,听起来比英语还难懂。好在年轻的阿婆能听懂普通话。边说边比划,方知年长的阿婆已九十一岁,年轻阿婆也七十三岁,她们就住在古城里,最爱吃这家面煎粿。年长阿婆的脸已堆满皱纹,颧骨处有点伤痕。老人瘦瘦的,声音宏亮,特别爱说话,她像个孩子一样告诉我自己摔倒受伤了,好可爱的样子。年轻阿婆和蔼端庄,一直微微地笑着。我猜测是年长阿婆的女儿,媳妇亦或是邻居。 这两位老人,吸闽越之清气,食漳州之美味,饮九龙之甘泉,平淡而祥和,乐而知足,岂不健康长寿?
徜徉在古城小巷,边走边看,逛北桥市场,游中山公园,尝漳州小吃,与居民闲谈品茗······感受他们的忙碌与悠闲,善良与热忱。如风般轻轻走过这座小城,送我别样的风景与风情,也许某天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