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走邙岭揽秋行 (2013-12-04 21:42:18)
2013年11月30日,天蓝日丽云淡风轻,我说服连日紧张备战考研的儿子,也给自己放个小假,陪我参加了“兰亭户外”乐走邙岭揽秋活动。九曲黄河水天相接,黄河岸边金柳成行,邙岭之巅疾风劲草,乡间小路舞步翩翩,农家饭馆欢声笑语热泪纵横,分界碑顶看余霞成绮大河如练的绮丽美景……心在天上飞,人在画中行,置身这群“鹤发童颜童心”的乐观率真的可爱的人儿中,令人全然忘却工作的压力,尘世的烦扰碌庸,浑然成为无忧无虑的赤子孩童。
儿子本不想出来,但不放心我一个人独驾远行,再加上我“糖衣炮弹”的乱炸狂轰,终于答应。其实,我也想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儿子,走出教室,感受一下户外蓝天白云、小桥流水、长河落日、红叶纷飞的壮观美景,尤其是感染一下同行朋友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蓬勃向上的青春丽影。
周六早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沿着107辅道,在北四环立交根据导航提示,上了大河路,一路浩荡奔腾向西。过了文化路不远就到江山路,江山路右转,在一段凹凸不平的正在施工的路面行驶了一会,差10分9点的时候,到了我们相约碰头的地点——黄河南岸站。几个驴友装扮的男女已经候在那里,但细细打量一番,不是我相约的同伴,电话梅笛,他们两辆车已在路上。
九点多,“大树”的白色越野与“莫名”的面包相继开过来,接着就看到从车上陆续下来的英姿飒爽领航人---和凤姐,身手矫健飞檐走壁的“飞鱼”,青春永驻笑容璀璨的雪狼,还有淡定沉稳的莫名,高大魁梧的开心果---“参天树”、群里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的“妞妞”等,新朋老友欢聚同行,大家握手寒暄后,就开始向村外的邙岭进发。走在13人的队伍后,从梅笛口中了解到另外几个朋友的名字,戴黑色太阳镜每周都坚持来走邙岭的摄影达人“毛尖”,一路行来边行边拍、热情幽默的“居士”,还有温婉娉婷、时尚优雅的雪花姐,想起雨中登嵩山那次,气喘吁吁中拉我前行的那双手,手指修长的那双手,俯身帮我系鞋带儿的那位漂亮的姐姐,原来她就是雪花姐啊!
起初的路线跟上次随“老山东”浩浩荡荡200人的队伍一样,那次在几百个“乐走乐走,健康永久”的口号声中集体合影的小土坡还在,留有摘石榴电话的红色横幅还在风中飘荡,郑州的“大水缸”----从黄河引过来的那条水渠,依然在阳光下静静地蜿蜒。远处赭黄色的邙岭沐浴在阳光下,与头顶的蓝天,脚下的枯草,形成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大家在这枯藤缠绕的田间小路上,依次参差错落排开,在洒满斑驳树影的林间,各人背靠一颗参天树,拍下一张张阳光与笑容齐飞的留影。
以往出行,我总是双腿灌铅迈不动脚步的一个,是被大家关照帮助最多的一个。帮我用树枝做拐杖的,帮我背包拿东西的,更有像飞鱼、雪花姐、树哥直接伸手拉拽的。今天有了儿子同行,我终于也扬眉吐气一回,不再做“压寨夫人”。背包由儿子背着,我自己连腰包都不再挎,只拿一台相机,走了一会,有点热,将冲锋衣外罩脱下给儿子拿着,想喝水了,喊一声:儿子,拿水!要戴手套了,喊儿子拿手套!走不动了,儿子拉着我的手,母子俩一起走过荆棘,走过山岗,走向风景旖旎的远方。那时的感觉就是有儿子真好,有儿子在身边更享受!
手脚并用攀藤拉枝,翻越几米高的几乎90度垂直的小土山,弯腰从铁丝网下面的缺口钻出来,一条柏油马路出现眼前。彼时,阳光洒在路边枯叶凋零的树丛中,忽然大家的目光都被一株黄绿色的油画一样的“松树”所吸引,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奇观,因此这株树自然马上成了所有人手中长枪短炮的焦点。“不走寻常路”是驴友的特点,没有顺着平坦宽阔的马路继续走,而是在一片“拐了拐了,卖了卖了”的笑声中,下了公路,拐上一条乡间小道,路边的灌木前,“大树”“雪狼”在摘野花椒,我也小心轻轻摘下几粒,放在手中,让儿子闻闻那股扑鼻的花椒香气。
脚下的路被茂盛的野草遮掩,草的下面是地老天荒的泥土,我仿佛嗅到了春天所特有的芬芳。一会,又经过一片低矮的果树林,大家都猫着腰降低身高前行,看大家以尽可能低的高度贴着地面,穿行在密密的树丛,仿佛到了战争年代,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在逞英豪。出了果林是一片高大的白杨林,陈年落叶在脚下窸窣作响,我们游走在光影斑驳的林间小路,和凤姐的播放器正好放着《小路》: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 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一会是悠扬的口哨音乐在林间飘荡,此情此景,加上大家妙趣横生的插科打诨,真是令人感觉这样的行走也是一件多么轻松惬意的事情。郊野之外未尝无趣,而是城居者未知之也。坐在家里,躺在床上,你断不会有这般开心畅快的感受。
记得初秋随“老山东”来走邙岭的时候,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玉米高粱葱葱郁郁,崖畔沟脑树上挂满红玛瑙般的酸枣,石榴等野果,一百多人的队伍呼啦一下散在四野,采摘这些野生的瓜果。那次因为老怕拖后腿,我在他们采摘的时候,只顾乘机抓紧时间往前匆匆赶路了,根本无暇浏览路两边的秋景。今天的出行很轻松。一路走着,舞者,唱着,跳着,说着,笑着,一路秋景美不胜收,一路开心笑声不断。确实,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太急于求成,往往容易忽略沿途美丽的风景。
秋风送来一阵音乐声,时大时小,时断时续,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循着音乐声,我们到了三皇山。三皇山是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活动的地方。这里山河秀丽,历史名胜较多,有唐代的桃花峪庄园、黄河渡口石门、伏羲墓、武公陵等遗址。三皇苑里有15米高的三皇巨像。
与“三皇”合完影,大家发现旁边有一辆破旧的马车,马上一拥而上,“大树”驾辕,“飞鱼”挺立在木质的马车轮子上,其他人或坐或站在马车上,妞妞等人还做着挥鞭的动作,由于后面偏重,马车后倾,失去平衡,“大树”还坚持紧抓车把不放,结果被高高的挂在半空,大家这才欢笑着跳下马车。一群开心的“老顽童”,一株树,一棵草,一辆车,一件微乎其微的东西都会被放大挖掘出无限的乐趣。
热歌劲舞的地方是“袖珍人”表演的舞台,似乎在庆祝一个搏击俱乐部的成立,在经过演出舞台旁边的路上,我发现走在前面的雪花姐右手高举头顶,手指灵活的变幻出各种造型,我忙指给儿子和梅笛看,猜她在干什么,两人均莫名其妙。后来我才想到或许是在日光下兀自做的手影游戏吧。雪花姐身材高挑,袅袅婷婷,但是舞动的脚步,照相时四肢舒展的优雅,也让我看到她内心的丰富与火热。听梅笛说,她跟飞鱼一样,是飞檐走壁爬山的能手。没有亲见,看她文静柔美的样子,真不敢相信,不由感叹,人的潜力真是无穷。
腐败的地点选在搏击俱乐部旁边,向西不远山坡上的农家饭店,“水仙”说她们每周徒步都是在这里用餐。不知和凤姐还是雪狼还是别的哪个朋友带了松花蛋,妞妞带了自己亲手做的烙馍卷菜,梅笛带了开封特产什么斋五香花生,“大树”“居士”等带了白酒香醋,“飞鱼”带着自己腌制的东北萝卜。13个人围坐一桌济济一堂,居士、大树用自己相机的全景模式,拍下13个人围坐一起欢乐就餐的画面。感谢妞妞给儿子卷的大饼,感谢莫名隔着桌子给儿子夹的鱼块、腐竹等菜肴,感谢妞妞用焖烧杯从家带来的的红枣莲子汤,感谢“店小二”翠花---雪狼递过来的筷子餐巾纸开水……
这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但是相谈相处亲密随意,宛如亲兄弟姐妹一家人一般。席间趣事连连笑话不断,老总、大校、教授们智商中幽默的天分被充分激发,化作瞬间爆发的笑料,令所有在场人泪花纷飞,肝肠寸断。妞妞笑弯了腰,几乎滑脱桌子下,实在受不了,捂着肚子跑出包间去,回来时却成了“白眉”大侠,原来擦拭热泪的餐巾纸滞留在眉梢;“飞鱼”笑倒在雪花的怀里,忍不住咬住雪花的手指,疼的雪花急忙抽出手来大叫:你怎么不咬自己?
酒足饭饱,一路翩翩舞蹈,或者老鹰捉小鸡游戏着。到了黄河分界碑前,登高远望,黄河自西蜿蜒东流,国庆节刚刚通车的桃花峪大桥横跨黄河南北,桃花峪是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的地方,故建分界碑纪念之。下了纪念碑,梅笛、雪狼他们又在碑前平坦的广场上翩翩起舞起来,引得游人频频回首观看,他们或许好奇这群中老年游客,哪来如此旺盛的精力和盎然的情趣。
从黄河分界碑顺石阶路下山,就是桃花峪渡口。我们就沿着河岸折向东前行,右边是金柳成行,左边则是堆满石块的黄河大堤,远处是正在兴建中的郑焦城际高铁黄河大桥,再往前走则是一条金柳夹岸的金色的小路,两边青翠的柳树在夕照中充满诗情画意,远远望去给人恍如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的感觉。
残荷芦苇,红叶凋零,翠竹摇曳,一处风景一首婉约诗篇。雪狼依偎着和凤姐一脸的甜蜜,像个撒娇的公主;“雪花”“大树”旋转着婆娑的舞姿,其他的人纷纷摆出各种造型,定格成永恒的美丽。雪狼含笑问儿子栋:孩子,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很疯啊!未及儿子回应,雪狼爽朗的仰天大笑:再不疯,我们就真的没有多少时日了!理解我们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