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探讨的话题,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困扰我的:共情。
都说共情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锻炼出来的能力;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是一种很讨厌的人;共情是社交能力的一种重要技能,能够让人更加的融入社会群体,并且人生更有意思……
看了很多网上关于共情的文章,发现好多人有同样的困惑。最开始,是负面的反馈,孤独感喷涌而来;后来,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谴责自己的自私与无能;接着,想要知道这真的是我吗,什么原因,怎么样才能改善?
很多人说,这样的人非常自私,不为他人着想,只关注自己的事儿。我同意!作为自私本人,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己的缺陷,只要开始努力把注意力放到他人身上,努力去感受就会有作用,直到事情发生在了爸爸妈妈的身上。
2018年年初,爸爸生了非常严重的疾病,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做一个大手术。我和妈妈坐在手术室门口,我的内心竟然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觉得这是一件事,我要做的是等待,爸爸出来照顾他。但妈妈一直处于焦虑恐惧紧张痛苦之中,一度痛哭。
我非常明白妈妈的痛苦,但让我不解的是,我非常清楚这种明白发生在我知道的层面,并没有感受。我对妈妈说:别难过了,不会有生命危险,你难过也没有用,等我爸出来就行了。非常明显的,妈妈不理解我的行为。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并且强制自己的身体抱住了痛苦中的妈妈。
我看到了自己的冷漠,也突然有些原谅了自己的自私,因为我发现,这似乎并不是我的过错。是否有人生理上对情感的感知力更弱?并不是它主观意愿上能够改变的事儿。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这样的认知,似乎又发生了变化。缺少共情能力的人,冷漠的人,真的是过于关注自己吗?答案或许是:不。恰恰相反,他们从未真正的关注自己,原谅自己,体贴自己,温暖自己。
是的,我发现这样的人往往被人们称作好性格,容易相处。从这个人的角度看,它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别人的感受,迎合别人的需求,很少主动拒绝别人,希望营造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但在这个过程中,反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
一个人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情绪,便也就无法体会别人的情绪,成为了缺乏共情能力的人。网络上有一个增加共情能力的办法,理论依据是共情能力其实是你储存了多少“支持与理解”,别人需要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多少。最简单的做法是花钱请咨询师,从它那里获得理解与支持,久而久之,你的存量多了,共情能力就明显上升。
没有实践过,但想来是有些作用的。除了有一部分人天生对情绪感知能力弱之外,对自己情绪的真正体贴关注理解,或许才是提高共情能力的关键所在。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或者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仍在这个困惑中挣扎的我们,正在寻求你的帮助。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