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在校园,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野蛮生长,摩拜与ofo的估值都已经超过十亿美元,。共享单车被当做共享经济的标杆高高举起,之后出现的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更是引起一波又一波关于共享的讨论。我认为自共享单车起,共享经济就已经被带偏了。
共享经济,指的是将居民闲置的资源给需要的居民所使用,往往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流,实质上是暂时让渡使用权。这里重点是闲置的资源。现在的共享单车本质上是一个租赁关系,要解决的是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但是它通过向自行车制造商订购大量单车投向市场,也就是说是创造新的资源在让消费者使用,而不是利用已有的并闲置的单车。其实ofo本来宣称要利用居民的车子做共享单车的,公司不拥有单车所有权,只是将单车联系给有需要的消费者。这其实才符合共享经济的内涵。但现在ofo与自己的初心似乎越走越远。
也不是要抨击现在的“共享单车”,只是我们离真正的共享经济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