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梳理
- 连续两周集中讨论各种商业模式,以及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对各种商业竞争方式进行反思,遇到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那就是怎么样的竞争方式才是正常的、合理的和有效的。
上周开始,集中讨论了一个问题:企业做大,背后有哪些言之成理的原因。
人们对大企业的态度,往往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 - 现实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大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他们实际上是喜欢大企业的;
- 可一旦上升到了理论化的讨论,人们又对企业做大感到忧心忡忡。
这两周的课程,就是要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企业的规模做大,往往有合理的原因。
一、效率提升使企业规模变大
1、回顾关于供应行为的讨论:《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
路边摊合并的故事,两个路边摊合并,企业的数目减少了,但合并后,它们不是简单重复原先的工作,而 是会展开进一步的分工和合作。合并后的路边摊,效益会提高,竞争力会加强,结果是它会和更大范围内的竞争者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如果不这样去理解企业做大,那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任何一家超过两个人的企业,都应该被分拆、分拆、再分 拆。
2、只要我们鼓励竞争,凡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赢家和输家
能够看得见的竞争者数目,有时会增加,有时会减少。行业竞争的程度,不能靠数竞争者的数目来决定。
3、本周案例:都是一些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做大的企业
- 包括美国铝业公司、微软公司、苹果公司、阿里巴巴、腾讯
- 这些企业为了保持活力,鼓励内部部门之间的竞争,鼓励新思想的呈现,对新思想做出奖励,提供尝试的资源。
- 他们非常注意公司以外的创新,通过收购、重组,给公司增添新鲜血液。
二、网络效应促使企业做大
1、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
- Windows95有很多缺点,正因为很多人在用,才会暴露出这么多问题,多人用本身就是价值。
- 今天的大城市也是这样,大家对大城市有各种抱怨,这些抱怨本身就说明人们离不开大城市。
2、当社会只能容纳一个大企业的时候,如何引入竞争
有一个办法,就是提前竞争。
在自然垄断的行业,以提前招标方式来竞争。
- 治理城市拥堵的一种有效办法:对路权征收拥堵费
3、治理城市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的本质:不是一个城市的车太多了,也不是一个城市的路太少了,而是一个城市的道路,在某些时间、某些路段车太多了。
- 既不应该通过限制车牌总量的办法
- 也不应该通过增加汽油费用的办法来解决
- 应该解决的是:某个时间、某个路段,路权的分配问题,按标价来分配是最好的办法。
- 在实施过程中,这个价格应该怎么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反复摸索。
- 如果由各方贤达共同参与定价,它们会为了显示良知和道德感,有意无意地把拥堵费价格定得过低。
- 结果导致虽然征收了拥堵费,但路还是堵,引来大家抱怨:“收费不起作用,上路是刚需,你们故意把路弄得那么拥堵好赚钱。”
- 谁才会有真正的积极性去摸索合理的定价呢?
- 合理而有效的办法:事前公开招标。
一个城市先列出条件,然后给出一个足够长的经营期,各大公司通过招标来竞争,中标公司会好好地进行规划,以专业化的知识,市场化的手段,根据招标时所承诺的社会规范来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
- 合理而有效的办法:事前公开招标。
三、市场中人能够推广长远有利的方案
周一的问题:
在经济学家基于“路径依赖”特点所构造的模型里,毎一位进入市场的顾客都由于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选择了暂时比较有效的方案,结果从长期而言,对大多数人更有效的方案被放弃了。这个模型跟现实相符合吗?
1、只要人能够有远见,能够获取未来的收益,他们就会有积极性,去推广一些暂时看起来不那么受欢迎的方案。
- 滴滴、摩拜、美团补贴用户
- 亚马逊提供会员免运费
2、市场有能力做到的,就不要凡事都去求助政府,不要动不动就请政府来“助推”。
- 政府助推也有成本的
- 政府决策也可能发生错误
- 政府改错的速度可能没有私营企业那么快
- 为纠正错误所做的投入,很可能结果又变成错上加错
3、讨论市场失败是有意义的,但市场失败并不意味着政府成功
**真正有意义的比较,是市场的失败和政府的失败。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
四、产业标准由企业制定更符合成本收益比
周二问题:
你认为产业的标准应该由大企业牵头制定,还是应该由 政府牵头制定?
1、产业标准应该由大企业牵头,但同时也不能缺少政府的约束。
- 大企业能够牵头的原因: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大,就是因为它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都优于竞争对手,他们的标准是经过市场的考验、筛选而浮现出来的,是当前市场最优的产业标准。
- 政府不牵头,不等于它可以放任不管。企业有可能仅仅因为顾及自身的利益,制定出破坏环境的标准,这时政府就需要有意识地管控风险。
- 在推广执行一种标准的时候,政府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可能比大企业要强。
只有那些身处管理、生产和营销第一线的企业,才会对不同的标准之间的迭代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有最切身的体会,做出最恰如其分的选择。 这当中的权衡不仅非常微妙,而且做决策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还是由那些直接承担后果的企业来做出比较妥当。
五、自然垄断行业也可以做市场化改革
周三问题:
许多城市里面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公共设施,比方说电力系统、供水系统、铁路系统,这些系统有没有办法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
- 不用刻意从外面引入竞争,行业内部就会产生新的模式,新的产品做替代式的竞争。比如发电,从火力 发电到水力、风力、地下热能发电;铁路,从绿皮老式火车,变成动车、高铁、磁悬浮。
- 有很多工作环节可以外包,做市场化的改革。比如在电力系统,运行、检修、故障诊断等环节,可以让竞争当中的私营企业来完成。可能除了电网调度、运行、指挥权的保留以外,其他的业务一律都由社会资本参与竞争。
六、串通勾结和商业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周四问题:
在很多国家里面,勾结定价是违法的,但是如果勾结定价是能够赚钱、能够赚到足够利润的话,那么要避开法律的监管而达成勾结,究竟有多难?
1、人与人之间要达成勾结,非常容易
- 见面开会
- 暗地里打个电 话
- 发个邮件
- 请中间人捎个话
- 甚至仅仅是发一个暗号
- 交换一个眼神
2、既然达成勾结这么容易,如果只要达成勾结就能挣钱,那么满世界都应该是商业成功的例子
不会再见到有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现实的情况不是这样。
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哪怕人们经常勾结、串通,成功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串通勾结和商业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Why the dog didn't bark? ” 狗为 什么没叫?——《福尔摩 斯探案集》里的一句名言。
国王的马场发生了命案,赛马丢失,福尔摩斯被请去调査,问来问去问不到相关的情况,探长说,一个晚上都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福尔摩斯说,你没注意那条狗吗?探长说,狗可没叫啊。福尔摩斯回答,恰恰是因为那条狗没叫,这才是异常的现象。这说明来偷马的人跟狗可能认识。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达成勾结很容易,但被曝光的勾结案件很少,这恰恰说明,相关的制约法律用处不大。
企业经理偷偷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在股市上为自己牟利,做这种事情容不容易被发现,而被发现的案子又有多少,这说明什么?
周五辩论
大企业是否有利于创新?
正方认为:
大企业不利于创新,因为企业一大,规章制度就会多,船小好掉头,船大难掉头,各种新生的创意,一定会被层层豐豐的体制和规则所磨灭。
反方认为:
大企业有利于创新,这不仅是因为大企业本身就集聚了很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许多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本,而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从事这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