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是波特对策略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定位包括了信念定位、本业定位和问题定位。昨天已讲述了信念定位和本业定位,对信念的执着与本业的坚持,使社会工作专项的社工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达成什么。对问题分析的视角也同时反映了社工本身及项目的价值理念,关键是你能否洞悉理论背后的哲学观,而不仅是认识理论的内容。
在选取理论时,需从项目的存在是回应社会现时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仅考虑个人层面的调适困难。故此,与问题分析有关的理论,建议是以社会结构的关系及社会系统的互动来洞悉问题的关键。以禁毒社会工作专项为例,大部份项目都从犯罪学理论来认识人类犯罪的原因,从而提供防止犯罪的策略来消除或减缓犯罪率。这些理论都是认为人所以犯罪在于其个人的因素为主,如遗传因素、道德观念薄弱、法制意识观念差;有的是以环境为导向,如家庭结构变化因素(如父母离异)、家庭管教效能因素(父母无暇及不懂管教)、身处贫穷区域(经济差而走捷径而犯罪)。这些理论的价值观念一是改变个人(其实苦是遗传因素就很能改变),一是改变环境(但会将人的主体性抽离,加上因政治和资源的因素,一时三刻也很难改变得了)。
在众多的犯罪学理论中,其中的社会键理论对禁毒社会工作专项及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专项很有启发和指导作用。社会键理论相信人人都有犯罪的倾向,学者对犯罪行为的问题分析采取逆思考,探索的不是人为什么会犯罪,而是为什么有大部份人都不会犯罪?这些具备了怎么样的条件影响了他们没有参与犯罪的行径。社会键理论透过研究,认为"键"发挥了作用,这个"键"包括了:依附、参与、目标、价值观。
依附是指对家庭、学校和正向朋辈的关系,依附越强,人在涉及犯罪行为前会多点考虑会否破坏与家庭、学校及朋辈的关系,这会影响了他决定参与犯罪的行为。参与就是在家庭、学校及社区有积极性和高程度的参与,那他会花多点时间及精力于正向的活动中,不会有多余的时间与精神进行犯罪行为。当人有着目标,便会努力达成目标,而不是像周星驰的金句,没目标就像条咸鱼一样,与涉罪或涉毒人员一起建构短、中、长目标,有助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怎么走。价值观念是让涉罪或涉毒人员对法制有更多的认识和认同,改变其法制意识薄弱的思维。
社会键理论指导着专项社会在涉罪/涉毒人员的工作上,加强他们与家庭间的依附、与学校或公司的依附、与正向朋辈的依附;推动他们在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参与。发掘他们的优势,包括兴趣与技能,跟他们制定不同时段的目标,增强其价值感。增加他们的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按这理论的思路,使到社工的工作更有指向,行动更有策略。
究竟社会工作专项选取那一理论更合适项目呢?建议专项社工不妨从"社会工作"这四个字来进行解码。"社会工作"的关键在于"社会"这两字,而非"工作"二字。这提醒了我们社工在工作时必须要有"社会"面向。在问题分析时,不把问题"归咎于个人",而是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了解当中的关系,包括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社会资源对人的影响。
选对理论,能够更明确对问题的分析,有助专项制定行动方案时,不致只着重于工作手法,而忽略了专项原来的定位。期望专项社工不妨花点时间认识与"社会"相关的理论,那会使社工更能理解专项的存在价值及制定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