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很少关于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思想升华等就读的文章及互联网发表的视频、帖子。当然,在一些知名的期刊中关注度就更少了。与“老年”一词围绕最多的便是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等。又或者围绕人口,教育,思想等更关注于青少年,幼儿,打拼的年轻人工作前景,有知识背景的老年人退休生活都远居于其后。
那么,又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的文章、平时生活的足迹里罕见老年人的生活(普通老年人的生活)呢?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内向沉默的人吗?只喜欢把它付诸于我们的行动,而不喜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中发布?显然不是这样。
今天有幸观看到了一个纪录片《中国养老的喜与悲》。养老是当代年轻人交流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在平常我和朋友也经常聊起,只不过聊的更多的是相关于自己的“养老”。
今天在浏览购物app时看到了小孩可爱的睡衣,我想起了我的外公。他是一个很温柔和善的人,十里八乡都这样评价他。他很在意后生们的读书学习,每次去见他时他都会对我询询教诲,告诉我读书能让我明白很多道理,让我做个明智的人。我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读书学习只是想让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并非告诉我读书能让我获得好工作、好好挣钱。他在世时没有接过后生的任何一笔钱,他总是担心儿子女儿的压力大,每次打电话他都表示自己过得很好,不用担心。在这个纪录片的一个老人身上我看见了我外公的影子。
他在养老院和纪录片制作人的聊天中他说:“我的人生没有什么愿望了,愿望就是,早早的死了算了,再没有什么愿望了。活的时间越长,孩子们压力也大,自己受的罪也多。以前吃的好好的,活得好好的,现在身体不舒服,这儿疼,那儿疼,你说我天天吃药,孩子买的伙食,买的药,都是孩子的负担,自己(孩子)挣的那点钱,(老人自己)没工资,所以我感觉活得有点挫败,活得有些多余了。”他表情笑呵呵的说到,别人希望长命百岁,而我成天到晚都盼望着死,说着说着捂嘴哽咽地说:“我不想活了。”
我个人觉得幼儿的小和老年的老其实没什么区别。幼时爸妈赋予我们生命,幼时我们没有能力生存,幼时爸妈养育我们长大教育我们生存的能力。到了老年,他们也没有能力生存,身体机能退化,心理年龄幼态化,他们在年轻时挣的大部分钱花的大部分时间都投身于我们的教育中,我们的为人处世,生存能力中,到了老年他们没有存款,没有本金,只有这一颗不想拖累儿女消极的情绪,以及,想不给儿女造成负担的心。只是,这一时期,他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不在,自己的儿女为了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生存而努力,不想让自己的儿女为难,也嘲笑于自己的无能。
与养老相关的培育新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当代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受过教育,知道人口老龄化、也知道人类的延续很重要,那么他们为什么对于生育问题更多的是保持着少生或者不生的心态呢?或许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资金不足,不能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害怕把孩子教育的不好,又或者是资金不足不能平衡好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关注及关心。
人类与动物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便是人类拥有文明。文明一词很广泛,在这篇文章中的文明我更倾向于血缘教育传承的文明。“百善孝为先。”这里的“孝”或许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十月怀胎的恩情,或许是父母养育教育我们为人的恩情,或许是血缘亲情之间相处的联系。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为喜,一则以忧。我们关注于父母的年龄,当他们的年龄不超过属于老龄的范畴时,我们高兴他们陪在我们身边的日子还很长;当他们的年龄属于老龄范畴时,我们忧愁他们陪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少了,子女、父母对于我们的担子重了,忧愁对于他们的关注、关心以及陪伴少了。对于疲于向生存奔波的普通人来说,相对于关心陪伴,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带着一家老小生存下去。
对于养老有一种形式是进入养老院。但对于老人来说可能养老院可以为子女腾出照顾时间,但同时他们也会有很多兴趣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