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缓了两天没有更新文章发现一个问题,写文已经被我养成一定的习惯了,转眼也写了99篇,一天不做还真有点难受。
之前也讲过,其实我们不认为是学习的学习塑造了三观和我们本身。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一、
每天做不一样的事,遇到不一样的人,其实都是一种学习。
学习是个习惯,而不是动作。
啥时候学到的东西最有用?
幼儿园。
也许你觉得学数学没用,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去做数学家,但是幼儿园的各种习惯你会用一辈子。
幼儿园教会了你各种习惯,吃饭前要洗手,走路要看路,要有时间意识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伴随你的终生。
有种成功的方法叫做1万小时法则。
只要把1万小时投入到一个固定的领域,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1万小时是不是足够勤奋,足够努力可以了呢?
不行的。
因为勤奋有的时候是爆发力。
就像跑马拉松,也许有的人在前面1000米的时候配速很高,但是后面的就脱力了。
就像是龟兔赛跑。兔子也许不是觉得自己赢了,不想跑了,而是跑不动了,脱力了。
二、
习惯是一种持续的勤奋。
只有习惯才能让人触碰1万小时的天花板,单纯的阶段性勤奋没啥用。
就像我之前也讲过郭德纲的例子,不是哪一晚,是每一晚。
我们都能看到,所有长跑成绩好的,都是气息均匀,节奏分明,从头到尾坚持一个节奏的。
如果一个人冲刺一段,休息一段,这种情况下成绩一定好不到哪去。
要相信习惯的力量,也要追求真正的、好的习惯。
就像巴菲特说的,人这辈子,只用富一次。
如果只用富一次,那就富的不是钱,而是系统,是一种习惯。
如果你还没找到这种习惯,那就先摒弃掉坏的习惯。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有答案的。
Abcd一定会有一个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答案。Abcd全错,没得选。
所以我才说不要有学生思维,不要想要找到一个唯一确定正确的答案。
这个习惯一定要改掉,它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