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四节课,还有值班(从早6:00到晚上放学后),虽然没有讲课,但感觉很累,导致过关课的总结一直不愿写。
暂时取消了展示课,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试题过关。相应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同学们开始背诵和相互检查,就是我提倡的组内过关。学习的状态是很好的,所有的同学看起来都很投入,包括几个弱科生。
过关课时,还是标准化考试模式,拿到试卷,同学们迅速的投入到考试中,个个奋笔疾书,全神贯注。选择题还是通过平板提交,这次系统平台有改进,能清楚的看出答案的提交情况。50分钟交卷,
非选择题的批阅还是浪费时间,交卷时只写组名,然后小组互批时流水作业批阅,然后再发回原组实名,统计成绩要和选择题加到一块形成总分。大约用了40分钟这些事情才算弄完。当然这个时间学生也核对答案,探究错题。但我还是感觉效率低,把时间都用在统计分数上了,没有来得及和不过关的同学交流谈话。要是能做到平台上小组相互批阅,自动汇总成绩就简单多了,效率也会提升很多。
这次可喜的是选择题全部过关,40个选择题最多的错7个,大部分控制在4个左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离“河南圣陶”王天民校长的要么满分,要么零分还有差距。非选择题的得分率偏低,总分不过关的还有一些同学,由于时间关系,临下课前只是公布了名单和布置了任务,没有过关的同学要写反思。
自我反思:本周录制微课减少,学生主要自学辅导材料相关内容,学生的问题没有系统整理再录成微课发给学生,导致学生感觉受教师的点拨少,又有学生要求讲课了。
面临的课题是临近期中,准备了6套模拟题,如何让学生刷题更有效的提升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