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接着写。
今日分享的好句:
所以就让我这样漫无目的地跟你说话吧,可能会有点笨拙,却是我全部的真心。(by 阿贝尔·加缪)
我在想,如果世上真的有感同身受,那么大家的生活会不会都被温暖包围。
但是这世上真的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所以我们才会绞尽脑汁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安慰别人,可是我们没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根本也不懂。但是那已经是我们能使出来最大的诚意。
我弟弟今年上初一,好快呀,前年还是个小学生,很快的,今年九月份就要升初二了。
我感觉对我弟的学业很像皇上不急太监急,我总是给他一些建议,但是他根本不听。不听也没所谓,但自己得努力吧,但是他却并没有,还是这么懒散。
其实我自己是有一个撑杆的,就比如这次我先提出来买电脑,虽然后面不想买,但父母念及我弟上初中也需要电脑所以买了。其实我不想买的原因是我害怕我自己使用不好,而且不给我买我就感觉我自己最后读书不好不是我的错,都是你们没有把心思、没有把钱花在我身上。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摆烂,心安理得地指责我爸妈。
可是,这样是对的吗?我不否认,我确实比我弟要省心多了,在钱财方面。因为我从小到大没参加过兴趣班,除了初中十分喜欢唱歌,参加了一期的培训。更何况,在小学六年,我一直与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
而我弟,一出生便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孩子很多的基因都来源于父母,所以他的性格比较“倔强”,再加上家庭环境并没有得到更好的纠正,就这么肆意成长了。
我不敢说他的未来会怎样,但是我一直都希望他能做个正直的人,能在这社会上立足。昨天也和我爸聊过这个问题,我爸说我弟的性格天生的,确实很难改变了,他的意思是读多点书才行。
我是感觉不仅要多读点书,还要多经历点事。就像他现在觉得学习是如此痛苦,是因为他没有长时间经历过工作的烦心事。
说回原先的话题,我觉得我应该以辩证的心态看待这件事,因为未来的人生肯定是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开创,父母也帮不到我什么。难道我要因为这么小的一件事情而去耿耿于怀,赌上我的未来嘛?
其实说真的,我是家中的长女,那时候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有不足的地方在所难免,我们是要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枷锁,去追寻我们认为更美好的未来。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和我弟各有优势和长处,在未来,我们依然可以创造各自的精彩。我可以去见更广阔的世界,书读得越多,明白的也越多。
就像在我中专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八段锦、太极拳、金刚功这类传统功法,要不是因为上大专,听播客,我是真的很难知道这些认知以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