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探究学习”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尤其是理科教学的现代化运动中产生的学习理论。“探究”的概念,是教育学自古就有的研究课题。不过,“探究学习”的概念却是在美国的新课程运动中产生的,是遵循科学家运用的方法和精神,教师和儿童一起研究是科学现象的教育。
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它不同于传统的理科教学。传统教学往往离开了对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仅仅热衷于灌输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这种理科教学,即使让学生掌握了一大堆的知识,也不过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地步。
探究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旨在培养儿童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旨在有效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在注重认识获得过程的探究学习中,首要的方法就是,培养探究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去形成科学概念。
探究学习的第四个特点,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作为“探究学习”的目标,包括了基本的探究能力的形成,广泛的科学知识的建构,直觉性、创造性思维及逻辑性思维的发展。
二、探究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探究学习”理论的核心人物施瓦布则则从“现代科学的本质”的高度,主要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探究学习的必要性。施瓦布在《探究学习》(1962)中说,科学知识是不断得到修正的。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探究方法:一种是不变动科学体系的探究,谓之“固定性探究”。另一种是,从根本上变革科学体系本身的探究,谓之“流动性探究”。
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不是单纯事实性的知识,而是被解释的知识。正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施瓦布主张理科教学必须是探究式的理由之一。
“探究学习”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加涅为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加涅认为传统的理科教学的特点是,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或有关科学原则的教条,教科书只是记载一系列的科学结论,而学生学习理科就是了解这些科学的事实与结论。这是传统教学的中心工作。加涅的教学论思想的精神是,把重点放在能力上。知识是广义的能力的一个因素。由此看来,探究学习并不轻视知识。
三、探究过程的要素分析及其教育价值
“探究学习”论推动了理科课程、教材、教法的根本改造。探究学习的课程要求教材尽量采用探究性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要求提供实施小型的却是范例性的探究过程---实验---的机会;要求打破课堂与实验室的区别、动脑与动手的区别。
“探究学习”论推动了对“教育目标论”的分析研究探究。“探究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正如科学家从事科学的探究必须具备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一样,学生必须在学习中掌握探究方法,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