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第四章的几个小节,"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有鼓励才有勇气""有价值就有勇气""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和"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阅读之后,对建立横向平等的人际关系,有了很多新的理解。
01
生活中的纵向不平等关系
生活中的纵向不平等关系很常见。如
家庭中,母亲常常会赞美帮忙做家务的孩子,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去表扬孩子。母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一一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职场上也是如此,上级常常会对下级所做得工作进行评价:"不错嘛,你做得很好。”
这种表扬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是一种纵向关系的表扬他人,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置身于这种纵向的人际关系当中,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
家庭中,有些男人会骂家庭主妇"又不挣钱",或者是"谁养的你呀”“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的呀?”之类的话,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纵向关系。
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即是一种"虽不同但平等"的关系。
02
建立横向平等的人际关系
①鼓励而不是干涉
生活中常常会有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和自己干涉别人课题的现象,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
干涉别人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
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里的干涉就是操纵。
比如,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
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哪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而鼓励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孩子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这种作用不是强制的,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②感谢而不是评价
建立横向平等的人际关系,需要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而不是评价性的语言。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比如,孩子帮忙干家务了,我们要说"谢谢”“我很高兴”或者"你帮了我大忙了"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的感谢和喜悦,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纵向关系的评价,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会让对方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而横向关系的感谢,是基于平等的关系,会让对方感觉自己有价值。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时,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上所说的: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对共同体有用,也就是主观上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
③用"存在"标准接纳
对别人有用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不能说,对别人没用的人就没有价值。我们要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者"患认知障碍的老人",不能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他们仅仅因为“存在本身"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再如,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父母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如果孩子帮忙洗碗,父母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总是拿孩子与理想中的孩子去比较,就会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挫伤孩子直面自身课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