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准的争论,总是很难得到共识,归根到底,是人的个性始终留存,追求区别的隐性意识总会躁动。纵使高举求大同存小异的旗帜,也难逃口诛笔伐,更有甚者不问谈论话题,就和你扯旗帜问题,还能力强大,分分钟把你带偏。
绕了一圈,回到小说评价上来,借鉴个人阅读感触,认为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来评,无非前,中,后。
其一,看小说前的有无问题。小说千万,为什么上手入眼的是这一本?细细想来,我的小说来源基本集中于三种情况,一是外界不可抗力。包括铺天盖地的书评,来自各种新旧媒体的名家推荐,朋友在你耳边反复描述情节勾勒精彩瞬间,当然还有父母长者式的郑重告知。面对以上种种,无形中产生的力场会让自己觉得不看都对不起他们。于是,书入手了。虽然也发生过看后深感对不起自己的情况,但毕竟还是少数,深坑和经典各在两头,大多是平淡无奇的正常水平,咬咬牙也是可以忍的,这类书如……我也不记得了。
二是作者无限诱惑。说白了就是对作者文风笔触的认同,由此带来了阅读忠诚度。一般有一至三本书构成个人阅读信仰的基础,如我读东野圭吾,一本嫌疑人X的献身就套牢,而后三笑、伽利略系列、新参者系列全都收入架上。虽然有几本不尽如人意,但我却换位在了作者角度,自我开脱说早期作品、高产难免、翻译不行等种种,帮作者圆场,静心想来这大概就是一种信仰。当然,野乌龟也未辜负这些信仰,解忧杂货店就再次巩固了这类信念的根基。
三是冥冥之中天意。对此,我深有感触,应该是大二上学期,周末无事瞎逛无意间走到了复旦步行街,百无聊赖中无意间走进一家即将倒闭正在清场的书店。进门看着五彩斑斓却杂乱堆放的书瞬感无趣,可就在转身准备出门的一睥间,一本珠光白却显陈旧的书,毫无特色却包含无形力量,牢牢勾住了视线。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阿兰.德波顿和他的爱情笔记。2007年,德波顿的书应该才翻译进中国,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他的存在,当看到书腰称其英伦才子时,不免鄙夷一笑。书一上手就知道这本书鲜有人问津,封皮磨损而内页干净,几乎毫无翻看过的痕迹,看来长期给其他书挪位置是他变得陈旧的主要原因。但看完序言,我竟立即掏钱买下,回到学校就沉浸其中,不觉中看完已是第二天,字字珠玑,句句攻心,以至于合上书的瞬间万千滋味突然翻涌。恰巧,书中的故事也正是借一段爱情的历程,谈命运的笃信与内心的依靠。而我也愿意相信,这本书就是宇宙的馈赠。
老板来回踱步,看样子少了有节奏感的键盘声,会带来无法自抑的不安,毕竟拿人薪酬,还是安抚下较好。就此搁笔,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