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开始学习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第一课是了解自己的思考和与学习模式。
人分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和学习模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学到这样的知识,听完课程我有这样几点浅显认识,一是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思考和学习模式,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觉察自己一些处事,思考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自我成长。二是通过专业的知识对号入座 能够大概判断接触人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可以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好,工作更高效,更愉快。三是你在探索的过程中,无论是自我觉察,还是观察你身边的人,你都会发现这是件超级有趣的事情,甚至想想就能不自觉笑出声。
我是老师,我先自我觉察反省一下,雨馨分享了一个例子,“说儿子有点感觉型,小时候批评他,他眼睛往下看,我们就说,你怎么不看着大人眼睛,怎么不用心,后来才知道他那就是在用心那”虽然看完这段话我笑了,但我真的往心里去了,比如学校教育,感觉型的孩子就反应来看就没有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孩子快,那同样的要求下,孩子最终就可能被归为“差生的行列”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不同类型的人获取知识和思考的方式都不尽相同,那作为老师了解了不同类型孩子的我差异,有针对性的施教,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保护不同孩子的我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们都能得到更好的成长。这一条适用于教师,更加适用于父母,不要急,多学习,多成长,才能更科学的陪伴孩子。而不是以我们的主观和“没文化”伤了孩子却全然不知。
见着这些表情,我逐一模仿体验了一下,我边体验边偷偷的笑,真的蛮有意思的,课程还要反复听反复领悟才好,根据自己浅显的理解我对女儿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女儿都是偏重于视觉型,大宝是视觉60%,听觉30%,感觉10%,二宝是视觉50%,听觉30%,感觉20%。两个孩子在视觉型特征的符合度上达到十条左右。
根据两个女儿的这个类型特点,我在假期晚上运动一小时这件事上小试了一下。“宝贝,设定目标每天晚上不多,就一小时,一小时结束该干嘛干嘛”“呀!你们俩这节奏一致,直接带动了妈妈,我都追不上你俩”“这要一个假期坚持下去,那开学你俩秒变女神啊”……两个家伙更来劲了,满脸通红都是汗,重要的是坚持一小时并快乐得不得来,让我万万没想到啊!知识的力量的力量太强大,哈哈。
我和孩子们分享不同类型人的特别,尤其是眼神的那个,我说我做了个试验,我问你爸爸他昨晚和谁一起吃饭?他回答我的时候眼睛是往左上看的,证明他在回忆,哈哈。如果他要是往右上看的话,右上是视创 创就是创造,也就是编,编就是说谎。两个孩子笑做一团。
对于我自己的分析觉得自己也属于视觉型的人,根据这个以后要常常觉察内醒(后面再补上)
给自己定个假期小目标把,看快速阅读和思维训练方面的我书各三本,让自己有点文化,有点力量。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对,每一天都适合结束,每一天都适合开始,每一天都适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