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一场蒋勋老师的直播,场观达到了一百多万人,看来喜欢红楼梦并且喜欢蒋勋老师的人不在少数。
他首先讲了红楼梦里面涉及的一些细节,从而让人们知道,尽管在那个封建社会,但其实作者已经有很前瞻的思想了;然后讲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其言行举止和大观园里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引出了富贵和贫穷这一观点;紧接着又跟观众们介绍了二丫头这一个很少被人关注的角色,道出了作者写这部小说是描绘终生的,也是关心人间疾苦的;最后解答了三个问题,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有关原生家庭的,有聊到宝玉,也有聊到探春。
听完老师的直播,感觉自己收获很大,所以也记录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我们就算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们可能也都听过《刘姥姥进大观园》,都会觉得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太太,土里土气的,俨然就是一个小丑的角色,但是刘姥姥甘愿做一个小丑。如果做一个小丑能让大家开心快乐,那又有何不可呢?其实这是刘姥姥高情商的表现。蒋勋老师提出的富贵和贫穷这一观点,通过老太太和刘姥姥对话,这一鲜明对比就可以体现出来,可是富贵的生活就一定幸福吗?贫穷的生活就一定不幸福吗?老太太比刘姥姥要小几岁,但是通过她们的聊天,我们可以发现刘姥姥的身体要硬朗很多,尽管刘姥姥在这之前没见过这么奢华的生活场面,但她在乡下种地,自给自足,一样过的很充实,很快乐。而老太太虽然享尽荣华富贵,但她也永远是笼中的金丝雀,大观园以外的人间疾苦她不曾体会,如果出了大观园,她也是没有自理能力的,而且她也时刻要为大观园里的未来而担忧。所以幸福跟一个人富贵亦或贫穷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刘姥姥从乡下带来的天然有机蔬菜,大观园里的人们都喜欢的不得了,因为他们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哪里吃过乡下的萝卜白菜。这自然而然让我联想到了新时代的我们,常年待在大都市的人们,每逢节假日都喜欢去到一些农庄吃农家菜,去到一些偏远农村体验乡土人情,呼吸新鲜空气。哪怕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由于出来太多年,当再次去到农村,体验着农村生活,一样会觉得很新鲜,一样会把农村自家地里种的蔬菜,农作物像对待珍宝一样,用车往城里拉。
这个时代一直在发展,在进步,但哪怕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曾经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我们会快乐,但这个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人永远是贪婪的,物质的富足也只是外在的,唯有精神的富足才能让自己长久的快乐。
老师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提到了探春。其实探春这个角色一直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但那个时代,造就了她悲惨的命运。
因为探春是赵姨娘所生,为庶出,所以家庭地位是很低的。在那个年代,她都不能称呼赵姨娘为娘,但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子,十几岁时协同王熙凤,把贾府管理的井井有条,最后又是因为她是庶出的原因,所以让她远嫁和亲。以下是探春曲《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远嫁送行时,她喊了赵姨娘一声娘,然后她远嫁的场面配上这首曲,看得我泪如雨下。
记得她说过一句话:“但凡我是个男人,可以走出去,我早走了,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然而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家庭,她没有任何反击之力,可悲,可叹。
可正如蒋勋老师所说,远嫁对探春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她可以离开这个让她过得并不幸福的家。
我们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但阴暗的生活环境并不一定会让人变得阴暗。比如说探春,尽管她在家里地位很低,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她创建了海棠诗社,邀请大观园的姐妹们一起写诗,可见她是很有才华的,同时她的管理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原生家庭哪怕是阴暗的,但它的影响可能会是对立面,也就是让人变得阳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真的是有一个很有远见的人,通过这部小说的描绘,能让我们从中读出与现如今很多方面相契合的一些观点,让人佩服,四大名著之首,当之无愧。也感谢蒋勋老师对中国历史著作呕心沥血的研究,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也会由此而引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欢迎喜欢文学,喜欢读书的朋友和我一起交流学习呀,微信公众号:静静书友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