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概念课教学

概念课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与法则的逻辑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今天听了鲍聪晓主任《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概念课教学》的讲座,收获满满,鲍主任通过阐述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来分析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步骤与策略,并通过课例展示与评析,直观呈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二、要结合特定教学任务,思考相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要注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具体教学内容的关联。要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可实现性,研究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三、概念课的分类:一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直接抽象;二是在已有数学理论上的逻辑建构。

四、教师应在分析所教概念特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素材,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经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中,认识概念的不同特征;通过概念的运用训练,使学生掌握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改变认识角度、反映概念不同特征的方法,进而有效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五、人类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要“重演”人类认识的过程;例子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安排概念的精致过程,既要对概念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让学生在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的过程,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细节。

五、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灵魂;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掌握数学知识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四个理解”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的基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