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字母表示数(四上)
认识方程的起始课。
常态教学出示情境,用a表示青蛙的只数,用字母表示淘气说的青蛙儿歌。
例题—习题—作业一重复作业。
课改后的教学
带着3个问题向课堂
1.为什么用字表示数?
2.怎样用客母表永数?
3.用字母能表示什么?
一、出示情境,数青蛙的只数
1、估计青蛙的只数?
2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一池青蛙有多少?
( )只青蛙
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表达,实现孩子的真正理解。
你能读懂别人的表达方式吗?什么样的背景,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学习起点不同,如何思辩,如何倾听)
3.用语文方式来表示(一池青蛙)
4.发明符号表达
5.用母表示数(直己理解)
二.再次深化对数的理解
(再出示一池青蛙)让学生理解,在同一背景下,不能同相同字因表示不同的数。
三《数青蛙》儿歌
( )只青蛙( )条腿
用数学语言表达
小学数学理解性教学
经历一理解—习题——作业
通过适宜的活动实现真理解。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理解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理解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二、以单元主题教学凸显结构化特殊的课程内容。
三、以教学和学业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一、以理解数学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努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基本素养
基本理念5个方面
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2 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3 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4 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数课程融合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的构成“三会”
2感 6意识 11个核心素养
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 数据、模型、应用 、创新意识把四基,四能和实践联系起来,以理性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为理解而教”,美国加德纳对教学理解做了解释。教师要为了实观“真正的理解”而教。
数学理解的本质含义:理解的基本特征
数学理解: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分析、推动、判断、解释、抽象、概括表征,综合等活动,把数学所学与已知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结,获得数学学科本质及思考方式的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1.经历活动。2.建立联结。3.本质的认识,思维方式的认识。4.形成认知结构.。
数学理解的本质含义.
理解不是孤立的认知,而且与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其他心理因素真息相关,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提升学生理解水平:
数学核心素养——“三会”——数学核心素养表现四基、四能、情感态度、数学理解。
2、以单元主题数学凸显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1))如何建构内容
(2)如何凸显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1.数与运算 5数据的收集
2 数量关系. 6 数据的分类.
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7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4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8主题活动、项目学习.
单元主题—核心概念—六个年级系列自然单元一课时
单元主题教学.
种子课—生长课—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
种子课:是知识技能基础的课、是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课,是知识结构联结的课,即承载数学学科核心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课。
生长深:化复杂为简单,除种子课之外能够迁移学习的课。
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种子课和生长课进行到一定阶段,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
3.怎样的设计与实施才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1.教学设计——预期学生理解
自然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
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设计策略
确定预期结果 选择评估
1、确定什么课
2、预期学生的理解.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教学内容、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重难点,预期学生的理解。
所段2:选择评估内容
1.理解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用数学角度解释数学现象。
2.数学表征: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抽象理论
3.迁移推理
4.拓展之用.
阶段3:制定教学任务
任务一激活路径,引出问题
1播放视视频 2播放课件 3引出问题 路程时间不同比快慢
任务二自主探究,理解概念
1初识速度 2明确速度 3概括速度 4变式拓展 5理解速度
作务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解决基本问题 2.解决变式问题
任务四类比联想,整体建构
1联系生活实例 2.联想同类关系式3.抽象关系模型
任务五.课堂点结,反思提升
我们学会了什么?又是怎么学会的呢?
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特色
1.根据单元核念和素养预期学习理解
2 基于预期结果和选择评估内容制定了教学任务
保进学生理解的单元主题数学结构
数学实施——宝现学生理解
六段式种子课(重本质)
创设情境 再现经验
引入新课,明确问题,把数学问题抽象出来。
自主尝试 初识问题
互动交流 初步理解
尝试运用 课化理解 理解算理才是关键
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五段式生长课
1.激活经验,再现理解
2.明确问题,自主探究
3.彼此倾听.全面理解
4.应用经验 解决问题
5.总结经验 形成联结
三段式主题活动课(重应用)
1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主题
2 以主题为驱动组织内容
3“看、想、写,做、评”五步实施
让教学与学业质量评价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用数据说话,反馈学生,让核心素养真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