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NLP商业成交思维的课程中,我又收获到了新的智慧——种子法则:在你的人生中,你种了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
你今天得到了什么果,就意味着你曾经种下什么样的因。你今天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意味着你未来一定会得到什么样的果。
你种下西瓜就只能得到西瓜,你种下豆芽就只能得到豆芽。但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种下了豆芽,却想得到西瓜,没得到西瓜还要抱怨大地,为什么我得到的是豆芽?
种子法则由麦克尔·罗奇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所创,他是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放下自己的一切财富、地位、情感,来到中国西藏学习佛学22年,之后获得了格西(佛学博士)的学位,并创立自己的钻石公司:安鼎国际钻石公司,以五万美元的资金起家,至今实现年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当和尚遇到钻石》就是他的著作。
这次上课,鲁迪老师用NLP理论,解释了种子法则的发生原理。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空性的。所谓的空性就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甚至在你没有关注他的时候,他可能都不存在。
就好像一支笔,你拿在手里的时候,它是一支笔,它可以拿来写字。而你之所以觉得它是一支笔,可以拿来写字,是由你的大脑投射到这只笔上所形成的信念。
而这个时候,如果屋子里跑进来一只小狗,你把这支笔递给这只小狗。小狗就会叼起这支笔,不停的咬。对于这只小狗来说,这支笔是一个磨牙玩具。而对于这支小狗来说,这支笔之所以是磨牙玩具,是因为它的大脑的投射,令到这支笔是磨牙玩具。
而当人和狗都走出了房子,把笔单独留在房子里的时候。那么这支笔就什么也不是,甚至它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可以理解成可能有一只小鸟飞进了屋子,把它叼走了。但这只是一种可能,也就是说这支笔在屋子里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于是它就变成了空性。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空性,它有什么样的意义,取决于你的大脑有什么样的投射。
——万事万物皆为空性,宛如大地,宛如土壤,种下什么收获什么。
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公司。但是她在到公司之前,必须在7点半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所以前一天晚上,他对他的孩子说:“儿子,你明天早上7点半之前就起床好吗?”儿子说:“好的,妈妈!”
结果第二天早上,妈妈7点半的时候发现儿子还躺在床上,于是大发雷霆,骂了儿子一顿,儿子哭哭啼啼的去了幼儿园。
几天之后,年轻的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想要得到丈夫一个温暖的拥抱。结果她刚一回家,便被老公无缘无故狠狠的骂了一顿!感觉非常的委屈。
这两件事情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位女士前面骂孩子的行为,却是后面夫妻吵架的因。夫妻俩的吵架,是前面这位女士骂孩子的果。
当你觉得孩子不好,于是你骂孩子的时候,就种下了一个因。而当你被老公觉得你不好而骂你的时候,就是前面这个因结出的果。
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会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如果用神经语言程序学来解释这件事的话,就是你怎么样看待别人,就会在你的潜意识里面种下一颗种子,我不要做这样的人,而当你越是抗拒的时候,你就越容易成为你不要成为的这种人,于是就令到别人以同样的方式看待你。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在你身边的人,他的一切都是空性,你看到他的好处还是坏处,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大脑就会过滤什么样的信息,将别人投射成为和你自己拥有同样特质的人。
你在骂别人没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的神经系统,成功的将你自己塑造成为了一个,在别人的世界里没用的人。
而到最后,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会得到别人什么样的对待,这就是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你由衷赞美别人的时候,你收获的一定是更多别人的赞美。
当鼓励别人的时候,你收获的一定是更多的鼓励。
当你教授别人知识的时候,你一定收获更多的知识。
当你传授给人智慧的时候,你一定收获更多的智慧。
当你用尽全力帮助别人赚钱的时候,你一定赚到的比别人更多的钱。
同时你今天遭受什么样的果,就意味着你曾经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我的一个同学上台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的恐慌,担心别人嘲笑她,就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以前自己种下的什么样的种子?
我想了一下,回答说:你是否以前在别人上台的时候嘲笑过别人呢?当你嘲笑别人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上台就会被人嘲笑。于是当你今天上台的时候,你就会害怕别人的嘲笑。
昨天晚上回家,在地铁上,旁边坐了一个身上又脏又臭的人。我就在想,如果这是我的果,那么当初我种下了一个什么样的种子呢?
今天我旁边这个人身上的脏和臭令到我难受,那就意味着曾经我身上的脏和臭,令到别人难受。
于是我回想起了自己大学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自己失恋而意志消沉。整天也不刮胡子,不洗澡,身上脏脏的。明天一个女生看到我,惊讶的对我说:“你现在怎么这么龌龊?”
于是我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脏,而一个人如果令到别人觉得自己脏,那通常是因为这个人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中,他此刻没有精力顾及自己的身体清洁,而是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人生打拼。
你很努力却为什么不赚钱?
比如说有些人很努力的读书,很努力学习,但最后却还是赚不到什么钱,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最关键的是,你读的是什么书?你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种子法则的运作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果你想要赚钱,那么你就要种一颗赚钱的种子。而这颗种子要种在和你有一模一样需求的人的土地上,也就是你的事业伙伴。当你本着要令他赚钱的目的行动的时候,你就会成为别人的需求,那么钱就自然来到你的身边。
而在这个过程中,种子就是帮助别人赚钱。所以你读书的话就要读那种能够帮助别人赚钱的书,而读那些没有用的书,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如果你的读书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你种下的种子是混乱。种下混乱,得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