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看了不少分析或者指导做事情的模型及方法论,今天来进行简单的总结一下这些方法论的共性。
首先,就是思考做事情的本源。这里不单单是强调做一件事情的背景,为什么要做它?更应该要深入到本源去看,做这件事情的最为真实的出发点。
其次,就是做这件事情你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否能够真正的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一切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得到的结果,于这个事情本身都是毫无益处的。
然后在具体做事情的方法上,一定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努力的克服思维中的盲点。这就牵扯到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比如金字塔原理、以及自上而下的归类方法等,它们的本质都是希望你能够得到一个互斥的分类。而这些互斥的分类能够涵盖你需要处理事情的所有方面。也就是说,无论是穷举、脑暴、汇总、思维导图等等,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希望你能够得到这个互斥的分类。
接下来就是做这件事情会对哪些群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样在考虑这些影响的时候,也需要保证一个全局的观念。即这件事情如果因为行动成功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失败了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失败产生的影响?
之后就是确定做事情的具体步骤。而这做事具体步骤其实也是可以进行拆分细化的,把一个大事情拆分细化成几个小事情,而每个小事情又会有相应的背景及目标,再运用上面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以此来得到一个可以充分细分的步骤。
事情完成之后,需要做到总结及反馈。任何计划缜密的事情,在处理过程中总会遇到意外。那有意外就会意味着处理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失误。一个完整的做事方法就是在事情完成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反馈你的下一步工作。也就是说要具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就如同在程序开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扩展性一样。需要思考当下做的事情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在未来做类似的事情付出较大的成本,
最后就是重复,重复,不断的重复。当个人能力没有强大到思考一次就能够以后时时刻刻完全的按照这种方法去指导工作的情况下,要做到不断的重复来加深自己的记忆,就如同运动员不断的重复来强化自己肌肉的反应一样。通过重复让自己形成一个能够快速的正确思考并行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