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评诗论道,作者系无枪的将军
诗与好诗的区别在哪里
作者:无枪的将军
新诗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文学体,其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客观物象来抒发主观情思”,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由、开放主要是指文本结构“无定性”的自由、散漫、随意性,因此,从新诗属性上来说,无论口水、口语、低俗、抒情、朦胧、叙事、诵读等,其都是隶属于新诗的类别。
诗
正是由于新诗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新诗的标准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几乎没有人敢说一首分行它“不是诗”,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自身认知不足的人,往往会对某些分行体(甚至的夸张分行)实施抨击,显然,这也是一种对诗歌自由、开放理解不足的盲目体现。
比如,下面这首诗:
(由于本文涉及文学批判,因此,不便引用其他作者为例诗,故,本文作者特现作二首诗为例诗)
例诗:
《等》
天空
云朵
河边
姑娘 ,在等着
远行的船,归来
——无枪的将军
以上,例诗的分行,明显有些夸张,但是,其画面感、意境依然能给读者产生出直观的感受,因此,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诗的分行,只是一种技术性的画面效果展示方式,在适宜的意境塑造下,某些过度夸张的分行,不但不会减少诗的美感,反而还会增添画面的趣味性。”
例诗:
《父亲》
“昨夜我看见父亲在天空中对我说话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在梦里听见他喊我的声音
不知道是他在想我还是我在想他”
——无枪的将军
当然,也有一些诗人,喜欢在句式结构上,像上面这首《父亲》一样,表现得让人充满窒息感,看上去满篇都是密密麻麻的排列,没有丝毫多余的空间停顿,然而,从诗歌的自由、开放这一特性来说,这样的句式结构设计,它也是一首诗,只是,这样的诗在“语感”的处理上,明显就显得比较低级了。
因为,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诗歌,其首先都是要具备可读性(可读性也具有直观性),如果,一首诗失去了最基本的可读性,那读者自然就会失去品读下去的欲望了。
从以上两首不同例诗来看,诗(新诗)的定义,就是没有定义,它可以采取任何的句式结构以及任何的意象作文本渲染,它最大的特点只是一种区别于散文、文章、小说的分行体,在满足分行体的前提下,它可以以任何的方式来抒发和表现。
好诗
好诗和诗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好”字,到底什么才是好诗呢?
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一首最能诠释意境的古典诗歌(元曲),来作为新诗意境的例证说明: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在多角度客观物象的渲染下,很自然就给人产生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即使没有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画龙点睛,我们也会从前面的并列式景象中,不由自主地迸发出一种感同身受的悲凉。
因此,无论是新诗或者古典诗歌,其都离不开诗意渲染下的“情感共鸣”,只有打动了别人的诗,才更可能称得上是好诗。
如果,一首诗意境不能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即使,作品篇幅巨大,洋洋洒洒足有上千字之余,但是,读者读完后面就可能忘记了前面的叙述,甚至,有的只看了一半就不在期待下一半,那这样的作品就算被某些大家冠以“史诗”、“巨著”,也只是一种名不副实的阿谀奉承之语而已。
综上所述,诗和好诗的区别就在于,诗是只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侧重于散漫、自由及无拘无束!
而,好诗则是注重思想共性层次的表达,侧重于艺术、画面及情感导向性!
——撰于重庆
2022.11.12日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軍,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歌评论社【评诗论道】主笔,独立诗评人、批评人、诗歌理论研习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