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一件事完成了90就算不错了”,接着可去干别的事了;有的做事务工作的人认为,写错了用橡皮擦擦改改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完成了90%已经相当见效,没有必要花那么多功夫去追求100%的完美。但是,在化学实验中,哪怕99%都进展顺利,只要有1%的 错误,就会造成全盘失败。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都会追求完美。而把最后的1%作为奋斗目标。因为他们懂得最后的小小差错往 往是致命的。实际上,这个致命不仅决定了项目成败的命运,有时还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
以完美主义严格自律是艰苦的事。但 一旦成为习性,就会不觉其苦。这同发射人造卫星一样,发射人造卫星需要巨大的能量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但一旦卫星进入 轨道,几乎不需要能量也能自行运转了。经营者必须把追求完美主义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
乔布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也是做到了极致
1999年1月,在投入彩色iMac新生产线的前一天,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总部附近的一个大礼堂练习自己的产品介绍。《时代》杂志的一名记者坐在空荡荡的礼堂里面观看了乔布斯彩排iMac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重大时刻。大幕后藏着5台色彩鲜艳、形成一个系列的电脑,他们陈列在可以滑动的底座上,只要一收到乔布斯的提示,工作人员就会将其展现在舞台中央。
乔布斯希望这5台电脑从大幕后滑出的那一刻被投影到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技术人员已将一切都设置好了,但乔布斯认为舞台灯光还不能充分展示这些半透明机器的特点。iMac在舞台上看起来外观效果非常好,但在投影屏幕上,这些机器闪亮的特点根本没能得到展现。乔布斯希望将舞台灯开得更亮些,并提前打开;他让制作人和后台工作人员再尝试了一次。iMac滑回到大幕后面,收到乔布斯的提示后,它们又再次从幕后滑到了舞台上。几次调整后,舞台灯光还是不对。乔布斯慢慢走到礼堂座席中间,一屁股坐了下去,双脚搭在前排的椅背上来回摆动。“我们继续试,直到满意为止。”
iMac又滑回到大幕后面,然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但这次照样没让乔布斯满意。“不行,不行”,他一边摇手一边说,“根本就不行!”工作人员又试了一次。这次,舞台灯光够亮了,但是亮得不够快;乔布斯终于失去耐心了,他咆哮道:“这样说来说去、试来试去,我已经受够了!”
第4次尝试的时候,灯光效果终于非常完美了。5台电脑在巨大的投影上闪闪发光。乔布斯兴高采烈地喊道:“就是这样!太棒了!哇!太完美了!”
iPod设计师乔纳森•艾弗(Jonathan Ive)曾说:“产品必须具备能释放人们潜在情感的东西,才能备受欢迎。”基于这种理念,苹果的产品设计往往包含了情感的因素,例如“软糖”和“五味”iMac G3,五彩缤纷的iPod nano和shuffle。有工业设计专家们指出,即使是苹果的经典白色,也具有产品语意学的涵义,象征着放松、干净、自由、享受、私密、贴近等美妙感受。
当你的追求极致到完美时!你的产品给顾客带来的感受是欣赏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