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时间
每一次梅子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时间,因为梅子老师带给我们的每一场分享都是别样的分享,初冬的苏州,艳阳高照,文庙内外,一片生机盎然,书香味弥漫着苏州图书馆,这周的梅子时间是关注“读书”——读书不责效。
按照常规,一个小时的《论语》抄写很快过去,余下的一个小时针对梅子老师提出的“读书不责效”展开讨论:
秋秋老师:不要太追求读书后会产生怎样效果,不要过于着急看到读书的成果。
沅子老师:谈到她读书过程中会有一些目的性,特别是她在教小盆友,希望阅读能给小盆友的写作带来帮助。还有读闲书会有浪费光阴的紧迫感。
梅子老师:“不可悠悠”, 在不追求实效和过于闲散随意之间找到平衡。
由于时间关系,针对这个话题,我没阐述过自己的想法,关于读书想说的太多,更多时候不知从何谈起。
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类读书书单,有小学生必读世界名著、清华大学推荐60本书、香港大学学生必读书籍、中考必考50本书目,不想浪费大学请看完这100本书,xx学科经典著作书单……一路走来,书单满天飞。
尽管那些书单往往冗长而全面,经典而具有诱惑力,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收藏,每次看着这些书单,必定发誓要读完书单上的书,或从各个书单截取自己想读的书制成年度阅读计划,甚至内心仿佛都已经升起自己日后腹有诗书的伟岸形象。然而,在我们有限的阅读经
验里,不知不觉很长时间过去了,书单上的书只是看了寥寥几本,不免感叹自己阅读时间有限,高估自己,耐力不足。
高中那会,无意间看到《百年孤独》,这本号称世界名著,那时读起来却异常费劲。
面对那些看似纷乱的情节,面对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翻来覆去的理不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这些屏障存在于那里,已经说明自己无须去读它,起码是当下,无须去读。我因为好奇买下来它,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这部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恐惧。翻了两章,便不敢再拿起来看。
于是,我明白面对《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当你没有能力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
如此看来,对于读书,我是责效的。
可是, 并非每一本书都能看个究竟,读出道理,有时读书更追求一种心境。
比如春夜里,暖暖风习习,草香弥弥;夏夜里,月明星稀,斗转星移;秋夜里,桂香浮动,虫鸣啾啾;冬夜里,北风尽吹,炉火盎然。一书在手,仿佛是与智者畅谈,与朋友倾诉。忘却了白日里的纷争,远离了尘嚣的浮躁。笑看时空外,游走生命间。人生际遇、得失荣辱,不过尘埃一粒,沧海一粟。也许,这时的我,追求的是心境,追求的是闲散。
《王安忆读书笔记》的《阅读心境》一文中说,阅读的心境很重要,因为文章是另一种现实,要走进去,亦是需要契机的。在这个契机之下,自然地放弃了日常周遭的一切,接受一个虚拟的存在,对此建立起全部的依赖。
我欣赏梅子老师说的那句,“在不追求实效和过于闲散随意之间找到平衡”。
是的,在实效和闲散间,找到平衡点,读书一定更有“效”吧。
PS:梅子是苏州某一大学教授,专业从事儿童教育,现在苏州图书馆开设“梅子时间”,分享论语、读书等系列专题。
le='col�U�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