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描述了学习的预期结果,也就是教育目标。要理解这样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建立大概念的思维;而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
传统的工业时代,也就是我们现在学校的教材教授的大部分是专家结论,是学科专家整理编辑的教材,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它的评价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了专家结论的情况,而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关心的都是这些专家结论让学生获得了多少分数。这些专家结论究竟对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起了多大作用,却很少有人关心。而“教授专家结论的教育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不过是工业时代,大部分工作对人的要求不高,很多技能可以在岗位上现学现用,而掩盖了教育低效的这一事实。从这个角度看工业时代的教育比较“粗糙”,这些知识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应付完考试就被遗忘了,学多学少与未来的关系不大,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教育上的“浪费”,这也可以说是工业时代应试教育的显著的不足。
未来的信息时代,要求更“精准”的教育。因为人工智能的挑战,我们的教育需要做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而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恰恰是创新,这就是专家的思维。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就是要从传授专家结论转向为培养创新为特征的专家思维。而传统的专家结论,是一种惰性的知识。惰性知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死”的知识,因为没有与生活链接,没有在生活中运用,所以很难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迁移,很难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迁移,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之间迁移。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说明文单元课堂上已经学写了说明文,但是到现实生活中或者在数学课上要让他们把简单的运算过程加以说明,学生就根本不会用了。再比如,明明在物理课上已经学过了相关的“电阻”知识,但是在生活中学生遇到电池问题,却只能把它送到修理厂去,学生根本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检查电池。也就是学生很难调用到学校里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核心素养区别有应试学历的最大特征就是真实性。真实性指的是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当前学校教育的症结就在于“不真实性”,面向现实世界的学习才是一种负责任的学习实践。当目标指向提升学生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素养时,师生便进入到实践的情境,他们以语言与行动共同参与知识的构建,在个体与世界的互动中感知理解和改造世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所列出的4种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强调积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专家结论。这种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专家思维,而合作能力就是复杂交往。
学生只有超越具体的事实和信息,理解学科思考世界的独特方式,未来他们才可能像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一样去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未来不仅工作需要专家思维,生活也需要专家思维,基础教育应当塑造“业余的专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目前2022版新课标实施以来的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等,它们都是通向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的素养目标,这些都符合真实性的特征。 我们未来要实施的教学,可能和我们过往习惯的教学不同,甚至可能和我们自己的学习经历都不同,这是需要教师进行换血式的思维革新。
素养的精髓是真实性,真实性指的是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