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唯一要求就是:独立的人格和坚持阅读。
这两者总是能让我的心灵变得平静,让我在置身于看不见的时间洪流中时,能够多些清醒的判断和对生存的感知。我不知道这两种习惯对我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这些是我不应该失去的坚持。
尽管我现在还不能真正做到它,甚至经常迷失自己,容易被周围人影响,或是很久才能静下心去读一本书。但是,心里有这么一种可谓之信念或是底线的存在,也能相对束缚自己的言行,不至于太过漂浮。
所谓一身的修行并不是摇篮到坟墓式的道德捆绑,而是在经历人世沧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能够充分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渺小与脆弱,最终变得澄澈且谦卑。
人的想法总会依据现实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便愈发觉得初心不改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在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情怀又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在此基础上,懂得人情世故和实时变通是好是坏,好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而很多事情在当时都是没法醒觉的。或许隐隐约约也会有所察觉命运的反复和戏谑,尽管不甘不愿,却又不得不承认人性的复杂和善变,贪婪和脆弱。对此我并不想伤春悲秋,因为每个人都是如此成长,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正因如此,好多事也就没有了纠结的必要。也许真正的成熟并不是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心性,而是逐渐懂得去控制和隐藏那些可能会伤人害己的心魔。
所以我有时在想,我所谓的坚持自己,所谓的知难而退、平淡自足,或许只是一种怯懦的表现,不争其实代表恐惧,平静只是掩盖无能,因为害怕失败。
感觉越是平静规律的日子,越容易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徒然的期许。为什么说是徒然的期许,很可能是因为人一旦有越多的时间用来思考,就越难全身心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来。过度审视生活的真相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自己的精神更加疲累。
存在的意义也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世界上难以解释的事情还有很多。往往看似烦嚣汹涌的快节奏生活反而能让一个人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强大,精神也总是处于亢奋状态,也许掩盖着空乏疲惫,但看得见的积极面貌,总好过连自己都会厌嫌的颓靡时刻。
后来尝试过在外面生活,尝试去做不那么称心如意但是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工作,煎熬之余也渐渐学会坦然接受了,因为自身能力尚且不足,又如何能够要求世界对你些许宽容呢?
人作为无可奈何而又各行其是的个体,只不过被时间和命运推着走罢了。在瞬息万变的城市生活里,没有钱真的是很难存活的,完全要靠自己的话,又得衡量能力和期许是否成正比。
往往心是自由的,身体却是冰冷的。无穷无尽的欲望会把你拖入深渊,等反应过来之后才发现,那些短暂美好的一幕幕欢愉不过是另一种堕落,结局是漫长而又苦涩的,虚无和自我安慰也让人身心俱累。
愈发觉得除了生死和病痛,任何事都算不得生命中的大事,只是每日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细碎之事,却也是最折磨人心的。每每这种时候最容易感慨理想与人生,说不尽的惆怅,诉不完的情怀,孰知情怀才是最没有用的事物,或者说,只有物质相当充裕的人才有能力去谈情怀,也更容易为众人津津乐道。
要是终日恍恍虚度,却平白生出些诗情画意,那么这诗情画意也免不了被人家冠以矫情与穷酸的称谓。既然享受着群居世界的丰富资源,就不能再自私的摒弃相关义务和责任去追求个人的自由世界了。
我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也许只有在不总想着自己的时候才会真正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