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踪迹(19)军事篇①

随笔: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踪迹(19)军事篇①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其文明成果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果,是经过无数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军事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每个朝代军事思想也大不相同,随着朝代变迁,军事也随之发展。军事思想是经过战争实践的,都是在鲜血中积累出来的理论成果,其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战争的成败,还决定国家的兴衰。

军事思想源于奴隶制社会,夏商周时期是初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主要是对外部土地掠夺、对内部反抗镇压,常采用占卜,假借神明名义发动战争,符合以天命为核心的作战理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军队制度不断完善,春秋时期出现了骑兵,是军事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标志。这时,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成篇流传,诸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渐为人知。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了加强防御,秦、赵、燕三国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筑长城。

战国结束,秦完成统一,之后经历了汉、晋、隋、唐、宋、元等几大王朝更迭,在这悠久的历史中,以先秦军事思想为主体,随着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没落,不断地有农民起义、民族起义战争,同时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火器的改进和外国先进兵器的引进,我国古代兵种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独立的水师、炮兵、工兵及其他的兵种,许多新的兵法也应运而生,如明代杰出军事家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广为人知,我国军事思想有了新的改进与完善。

因此,亦有必要作一简要的梳理,盖成此篇。后以著作、武器、军制、军事要塞、著名将领分述之。敬请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