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而白话文就相当于古代的口语,在识字率长期不高于百分之十的封建社会,其实绝大多数古人自己都看不懂文言文,更别说用文言文完成日常交流了。白话文作为一种全民性的语体,相较于文言文而言,它更加通俗易懂,哪怕是目不识丁未接受过系统性文化教育的人,也能听懂并用口语流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并且大体上来讲,古人使用的白话文和我们今天使用的白话口语变化非常小,即便是当代一个文言基础很差的人,在能够听懂古人带方言的白话的前提下,也能实现和古人的无障碍沟通。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古代平民日常沟通的方式,以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一、古代平民是如何沟通的
在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尚未创造出文字和语言的时候,祖先们主要依靠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的祖先迫切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的交流方式来传递、记录信息,于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祖先们闯造出了用来沟通的语言、用来记录的文字。
历史上谁第一个发明了语言已不可考,但关于创造文字的故事却有很多,在我们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应该就是仓颉造字了。
传说,仓颉通过观察大千世界发明出了象征世间万物的象形文字,这种早期的象形文字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形象符号,它具有很强烈的图像导向。
换言之,文字最开始的时候,更多代表着视觉方面观察到的结果的示意,而和语言无关,语言更多是一种独立的声音符号。
古人用文字代表图像用于书写记录,然后又发明了代表声音符号的语言用于交流,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独特的沟通交流形式。
据统计,全世界的人类发明出的有资料可查的文字有7000种左右,我们所讨论的文言文只是诸如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书面表达方式。
在早期的时候,古人的观念中是没有所谓的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或者说在古人将声音符号和图像文字结合到一起之前,文言和白话的概念本身就不存在。
二、什么是文言文?
语言学上关于“文言”来历的解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先秦时期的古人为了方便在兽皮、竹简上记事,便故意将一些不重要的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省去不写,由此便诞生出了我们今天看上去颇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从文言文的诞生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文言文起源于口语,它是先秦时期的文人使用语法与词汇将人们的口语修饰美化后的产物;
2、文言文更侧重于书面表达,相比于口语的简单、直白,它需要通过运用实词、虚词、名词、形容词、动词等等,尽可能向读者展示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3、文言文是口语的书面表达,但文字在记录的过程中,更偏向于书写者的立场,因而同一件事,只要是不同的人记录,很可能就会发生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的现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虽然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因为在先秦时期民众的识字率不高,教育的垄断权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所以实际上文言文从诞生之初就是有阅读门槛的,它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全民性的常用交流表达方式。
文言文从西周时期一种小规模的贵族使用的书面语言,扩散开来,要归功于孔子开私人讲学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才让平民有机会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随着儒家士大夫群体的发展壮大,文言文这种书面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读书人群体的接受。
有意思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言文先是从先秦时期记录群众白话的书面表达方式逐渐演变成了普通人“耳听难懂”的“经文”,到了唐宋时期随着面向市民的小说、杂剧的出现,这一趋势竟又发生了逆转。
三、为什么白话文会最终取代文言文?
古代的士大夫,很喜欢用文言文来抒情达意,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美感,另一方面就是这样能够通过他人听懂与否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己的知音人。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文言文却不一定是给普通人看的,这种病态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科举制度的大力推广局面才有所好转。
我们知道,在唐朝以前,门阀贵族基本垄断了人才的上升渠道,这也导致很长时间内文学的主要内容基本都在描述贵族的奢靡生活、个人志向,这样的文字看上去既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价值。
科举制的发展间接改变了这一局面。
相比较科举制产生的状元而言,其实科举制更大的影响在于带动了全民读书的兴致,推动了文化领域的发展。
一个很直观的证据,就是唐宋诗词文化和杂剧、白话小说的兴起。
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的故事,在那个时间段就诞生出了原始的版本,例如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的《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的《唐三藏西天取经》等等,都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灵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唐宋时期的文化运动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颇有些相似之处,单以市民白话文学兴起来谈,里面就颇有些说道。
前面提到过,科举制打破了上层社会垄断文化的格局,随着唐宋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人为了生存,也逐渐放下了精英阶层预备役的高傲,开始关注起“知识变现”这个话题,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一大批读书人就会开始思考如何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变成普通人都能看懂听懂的“白话文”。
我们现代很流行电视剧和听说这两种娱乐方式,其实,早在唐宋时期,古人也同样有这方面的需求了。当时一部分读书人,为了满足有钱人对于杂剧故事和市井小说的渴求,便想着法子让自己写的东西兼具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还能通俗易懂,比起文言文,老百姓自然更喜欢这些他们看得懂的东西,用现代的话来讲这就叫做“接地气”。
本来嘛,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非要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让人不知所云,这就好比中午要吃萝卜丝炒肉丝却非要先将萝卜雕成莲花再切丝,这样做既没有必要也浪费时间,简简单单直白点多好?
当然,白话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代替文言文的书面用语的地位,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书写、记忆方便,更利于传播,更加重要的是,白话文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群众基础。
从一开始,白话和文言的特性就注定了,白话比文言更具有普适性,更能满足全民性的传播需求。
虽然,一开始白话文学的地位并不被上层精英阶层所接受,但是随着唐宋以来经济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日益普及,民众意识开始觉醒,原本不受重视的手工业者、商人阶层和普通平民也从自己的角度开始频繁参与文化创作。
他们的做法既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学,也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相比较于看懂不一定听得懂的文言文,毫无疑问,白话文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加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